趙海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營造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關鍵詞:質疑;小學語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生學會學習”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而讓學生學會學習,達到“自能”,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能力開始,從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開始。
在哈佛大學師生中流傳著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索問題?!睂W生的問題越多,好奇心就越強,相應的注意力越集中,學習效率也越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以發(fā)展學生思維為目的,從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入手。
一、轉變思想觀念,著力教學改革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币せ顚W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著力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進行改革與探索。如何改?我覺得我們要注意: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思維訓練、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
在教學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以探求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
2.以“質疑”為靈魂,將質疑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的自學、質疑、解疑為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遵循以下步驟:“自學存疑—梳疑導學—自主探疑—點撥釋疑—學后生疑?!币詫W生的質疑貫穿教學,以質疑作為教學的靈魂。
3.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授課方式
改變以往教師傳授為主要方式的授課狀態(tài),注重先學后教。在教學中變過去完全由教師控制課堂學習的方式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方式。教師重點指引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當堂完成學習任務。
二、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
良好的“質疑”氛圍,會促使學生積極“質疑”。課堂上要形成人人有問題、人人說問題、人人探究問題的優(yōu)良學風。
1.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而信其道。”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更樂意與教師親近,更喜歡教師的引導、教育。教師應該放下教師的威嚴,站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少批評指責,多耐心教導,循循善誘……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這樣,學生有了疑難,就會找教師幫忙解決,在課堂上有了疑問才敢于提出。
2.放手課堂,相信學生能夠質疑
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問”的空間,提供“問”的機會,放手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成為一個“信息源”。我覺得我們要相信學生,只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他們完全有能力質疑。
3.啟發(fā)鼓勵,使學生樂于質疑
面對多種教育方法,鼓勵無疑是有效的。我們應以引領者的身份引導、啟發(fā)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賞識學生,多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如,在教學人教新課標版三年級《灰雀》時,有一個男孩問:“老師,灰雀是不是已經被那個小男孩吃了?”聽到這個問題,學生哈哈大笑,面對學生,我笑著說:“這個問題很有趣,老師也想知道答案。你們告訴老師,如果是你,你會將灰雀吃了嗎?為什么?”學生的說法很多,但主題是保護灰雀,保護鳥類。小學生畢竟年齡小,提的問題不一定有效,有些甚至可笑,但只要問出來,說明他就在思考,而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我們應以賞識、鼓勵來面對學生的提問,讓學生以賞識的目光解除思想束縛和心理障礙,大膽而自由地思考、提問、討論,觸發(fā)起學習的靈感。
4.以學定教,留足充分的質疑時間
學生只有經過獨立的學習與思索才會有問題,因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課堂上應盡量精煉講解,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質疑、提問。
5.采取方法,養(yǎng)成習慣
除了引導、賞識之外,我覺得也應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學生不得不問,如,預習提不出問題不上課;上課不說話唱支歌;評選每周“智慧之星”“探究小明星”等。雖有些強迫,但堅持幾次,會讓學生明白,質疑、探究是必須的上課方式。
三、教以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在初步要求學生質疑時,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如,
1.在課文題目上質疑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在初學課文時,可以從課題入手,如,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針對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等?從課題上了解課文,把握課文。
2.在感興趣處質疑
每篇課文都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段落、語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從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段落找問題、提問題。
3.在標點符號上質疑
如,《窮人》一文,桑娜回答漁夫問話時,說:“我嘛……縫縫補補……”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桑娜說話時為什么結結巴巴?她心里想什么?應該如何讀才能恰當地反映桑娜的心理?
4.在結尾處質疑
課文的結尾處往往是作者總結中心、抒發(fā)感想的地方,可以讓學生從此處來提問題,從結尾處理解課文,學習寫作方法。同時,結尾處也是課馬上結束的時候,此時學生心中是否對課文產生新的疑問?我們可以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當然,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質疑方式,我們要引導學生靈活質疑。
總之,小學生是富有好奇心的,處于學習初級階段的他們有著學習的熱情,有著好多好多的問號……我們要善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在教師親切、贊賞的言語中提升自信心,積極進行思維活動,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為學會學習、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西街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