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森
摘 要:故事教學就是老師授課時在教學內容中穿插一些與歷史相關聯的趣味性、簡短的小故事,能夠充分地強調和說明所講知識。用故事的形式替代,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興趣,啟發學生思考的一種生動、直觀、快捷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實施中學歷史教學時,可采用故事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培養歷史思維。
關鍵詞:故事教學;中學歷史;教學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如果對你的課有了興趣,那他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中學歷史教材,涉及的是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從電視劇、綜藝節目中知道許多歷史故事,這比在書本上看到的要形象、生動,且對里面的人物、事件印象也會更深刻。我緊抓這個機會,巧妙地把故事教學運用在了自己的教學中。
一、故事教學之課前準備
只有老師有一桶水,學生才能有一碗水。要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首先教師應該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搜集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故事、神話故事、電視劇等。此外有時間可以經常看百家講壇、檔案、復興之路、中國記憶等一些電視節目。對學生感興趣的像《我和我的傳奇奶奶》《隋唐英雄》《一代梟雄》等一些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更加格外關注,從而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話題拉近距離,使學生愛聽自己的故事,愛上歷史課。
二、故事教學之實踐
1.教師把自己當成評書講解員
把《百家詩云》中的《清十二帝疑案》搬到自己的課堂上來,教師當講解員,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把清代各個皇帝的繼位先后順利記住了,皇帝在位期間的重大事件了解了。不再是像以前枯燥的看書畫題背誦,學生喜歡上了聽歷史老師講故事。
2.讓學生把課堂當成演播室
初中生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表達能力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讓學生代替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講故事。還可以分小組扮演各種歷史人物,演繹歷史事件,這樣使學生在聽故事、看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內容。比如,學生演繹焚書坑儒、春節時張貼和供奉“天地國親師”條幅的故事等,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故事教學之成果
近幾年中曾經多次執講示范課、公開課,并多次獲得校級、市級的獎勵。自己的教學方法也被廣泛運用在學校的歷史課中,多次被評為校級模范教師,2008年、2013年度被評為市級模范教師。
成績的取得只能代表過去,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繼續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精彩,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作者單位 河北省冀州市第四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