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 陳傳國 鄧洪濤 楊沅志
摘要 以廣東云浮東山森林公園為例,分析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的特點,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SWOT分析;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S18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4-12165-02
Countermea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untain Forest Park—A Case Study of Dongshan Forest Park in Yunfu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 Jie1, CHEN Chuanguo1, DENG Hongtao2 et al
(1.Guangdong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2. Lingnan Comprehensive Survey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 Taking Dongshan Forest Park in Yunfu,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mountain forest park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WOT method, its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were analyzed by SWOT analysis method. On this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Urban mountain forest park; SWOT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眾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開展體驗式生態旅游,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成為熱門的選擇之一。因此,以森林公園旅游為主要形式之一的生態旅游業已得到迅猛發展,成為旅游業發展最快的部分之一。森林公園是指森林景觀優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規模,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1]。截至2013年底,廣東省已建森林公園460個,總面積106.98萬hm2,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9%,占林業用地面積的9.8%。全省有254個森林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2013年共接待游客4 855.36萬人次[2]。
1 公園概況
東山森林公園位于云浮市云城區東北部的都楊鎮,毗鄰新城快線、河楊公路,距離云浮市中心約10 km,地理坐標為112°07′~112°11′ E、22°58′~23°00′ N。公園總面積255.3 hm2,林地面積226.8 hm2,占總面積88.8%;非林地面積27 hm2,占總面積10.6%;水體面積1.5 hm2,占總面積0.6%。
據調查,東山森林公園共有維管植物85科192屬373種。野生動物資源共有19目34科57種,其中兩棲動物1目5科7種;爬行動物2目6科16種;哺乳動物5目6科8種;鳥類11目17科26種。
2 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特點
2.1 森林公園分類
對于森林公園分類,按森林公園的功能、質量等級、區位條件、景觀特征、林分特征等各種指標,已形成了不同的成熟的劃分方法[3-6]。云浮東山森林公園以旅游半徑為劃分依據,當屬于城區型森林公園;以地貌景觀類型為劃分依據,則屬于山岳型森林公園,所以可以稱之為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
2.1.1 以旅游半徑為依據。按照旅游半徑,森林公園可以分為城區型森林公園、近郊型森林公園、郊野型森林公園和山野型森林公園4種類型[7]。
2.1.2 以地貌景觀類型為依據。森林公園自然景觀中,地貌景觀以其獨立的構景作用和風景區形成的主體作用,成為旅游風景區構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8]。山岳型森林公園就是按照地貌景觀類型劃分的結果之一[9]。
2.2 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特點
城區山岳型森林公園除具備森林公園的共性特征之外,更兼具服務于城市和公眾的功能。主要表現在:①直接與城市生態系統進行生態學上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②直接與城市節能減排、綠色GDP相關,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載體;③直接服務城市,強調突顯地域文化和城市特征,成為城市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④更貼近公眾,為公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生態環境,成為城市宣傳生態文化的重要場所。
3 東山森林公園發展SWOT分析
3.1 優勢
①區位條件優越。東山森林公園緊鄰河楊公路和強盛公路,交通便捷。此外,已開通的廣梧高速、324國道和三茂鐵路及其云腰支線貫穿云城全境。②生態環境優美。公園境內種類繁多的生物群落和類型多樣的地理環境,在以生物為核心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形成了穩定的生態系統。③公眾需求強烈。在云浮西江新城快速建設中,森林公園對于滿足周邊公眾生活需求,提升新城生態環境質量都是一個十分珍貴的資源。
3.2 劣勢
①旅游資源特色不明顯。東山森林公園與周邊同類旅游景點競爭激烈,其尋求獨特的主題定位和開發特色旅游產品難度較大。②公園生態環境較脆弱。公園中純林面積比例較大,生態環境較為脆弱。③基礎服務設施較欠缺。目前公園內部及周邊地區所能提供的餐飲、購物、游憩等各種設施和服務較為欠缺,制約了森林旅游活動的更好開展。
3.3 機會
①近郊生態旅游方興未艾。自2007年國務院正式頒布實施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以來,面對假期頻次增加,單次假期時間縮短等特點,短程的生態旅游持續升溫。②森林旅游受到大眾青睞。隨著公眾生活和消費理念發生深刻變化,森林旅游得到快速發展。③城市建設帶來無限機遇。在云浮市生態城市建設中,特別重視對青山、碧水、藍天的保護,盡量保留原生態,這給東山森林公園構建了良好的外部平臺。
3.4 挑戰
①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相互擠壓。由于城市處于高速建設發展中,建成區的用地范圍仍處于不確定中。可以預見的是,伴隨經濟建設的需要,突出的用地供需矛盾使得東山森林公園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被蠶食的危險。②周邊同類森林公園競爭激烈。云浮市現有各級森林公園28處,東山森林公園要在眾多競爭對象中脫穎而出,必須找準突破口,合理定位。③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的矛盾。隨著東山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相關利益主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忽視長遠的生態效益和資源保護的短期行為,將會不利于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4 發展策略
4.1 SWOT分析矩陣構建
根據云浮市東山森林公園內部環境具有的優勢、劣勢,外部環境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構建SWOT分析矩陣,將優勢、劣勢、機會、挑戰進行交叉分析,分別得出SO、WO、ST、WT的策略單元(圖1)。
圖1 東山森林公園開發SWOT分析矩陣
4.2 SWOT分析導出策略
4.2.1 SO策略。①發揮區位優勢,豐富旅游產品。鑒于東山森林公園的交通區域優勢和自然景觀資源稟賦,可以考慮深度開發自然生態觀光游、植樹游、避暑度假、休閑養生健康游、綠色夏令營等一批以休閑度假與體驗為主的旅游產品,從而使公園從單一觀光型旅游開始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旅游轉型,以提升公園對游客的吸引力。②把握有利政策,推動總體建設。針對云浮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省最美麗的山水城、最宜居的生態城、最多森林公園城市” 的戰略構思,東山森林公園應該緊緊把握有利政策環境,抓住機遇積極推動總體建設,共同參與構建維護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格局。
4.2.2 WO策略。①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公園建設和生態旅游開發必須堅持保護第一,森林公園的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正確處理旅游產業開發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切實加強對森林生態旅游開發建設的監督管理,加強公園生態敏感區的環境監督管理和旅游資源保護、污染防治,確保森林公園的健康發展。②加快基礎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公園內部基礎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公園內森林防火、治安防范等相關設施建設,加快公園周邊地區餐飲、交通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森林公園的良好運行創造條件。
4.2.3 ST策略。①打造特色產品,形成自身優勢。東山森林公園的旅游資源開發應跳出“就資源論資源”的思維局限,以環境、服務和生活方式為亮點,突破森林旅游產品同質化的瓶頸,尋找森林公園發展的出路。將東山森林公園打造成山水和諧、天人合一、自然與人文相互交融的特色旅游品牌,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②堅持科學規劃,確保合理開發。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是一個循序發展的過程,應妥善處理好公園內各類自然、人文景觀利用與保護的關系,有關建設項目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控制各項目的規模、風格、質量、空間組織與形式等。
4.2.4 WT策略。①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應與周邊經營管理規范、產業運作成熟、逐步形成穩定客源的其他森林公園開展合作交流,通過優勢互補、合作開發、共同發展,形成區域內旅游資源共享,景區間旅游發展互助,從而形成整體發展優勢。②塑造形象,拓展市場。加強旅游產品的宣傳,強化公園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有效提高公園的知名度,擴大公園的社會影響力,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公園旅游營銷網絡,以吸引更多游客來公園旅游。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網.森林公園管理辦法[EB/OL].[2014-09-29].http://baike.baidu.com/view/12092085.htm?fr=aladdin.
[2] 廣東省林業廳.廣東省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綜合監測報告(2013年度)[R].2013.
[3] 胡涌,張啟翔.森林公園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兼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森林公園的關系[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8(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