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
摘 要: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尤其對于現在這一代特殊的獨二代學生來說,這種差異尤為明顯。如何處理好“培優”與“補差”的關系,如何做好培優這項工作呢?
關鍵詞:提優;補差;關系
在教學實踐中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的知識水平是有層次的,不可避免的有“優生”與“差生”之分。尤其對于現在這一代特殊的獨二代學生來說,這種差異尤為明顯。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按同一模式進行指導是不科學的,這樣往往是顧了“優”丟了“差”,或是顧了“差”丟了“優”。培養優生與轉化差生似乎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很難做到“培優”與“補差”兩不誤。如何處理好“培優”與“補差”的關系,為每個學生創造出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條件,是我們共同努力探索的問題。
如何做好培優這項工作呢?在日常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認識自己,友善相處。一般來說這些學生智商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們的學習也會在班級名列前茅,這就使一些準優生掉以輕心,從而沒有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在優勢。因此要讓這些學生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教師應引導他們樹立理想,明確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遠。同時還可以和學生做朋友,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親近了,學生自然就會聽教師講了。
2.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后培優。提倡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要深展教材,精編習題。課堂練習設計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拓展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解答習題要從多角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擴展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解題訓練要講精度,精選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要有多樣化。評講形式可以多樣化,除了講解,還可以采用互動模式,自己獨立完成、獨立講評。通過講評,一方面可以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展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鍛煉思維的條理性;另一方面在互相交流中也學習到了其他解法,其他思想方法及培養的思維的發散性;另外通過各種方法的對比擇優,更是鍛煉了思維的簡潔性。
3.手拉手,心連心,組建學習小組。對于優生,可將他們和學困生進行學習小組的組建,一名優生負責幫助一名學生困。優生在幫助過程中等于自己再學了一次,在第二遍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方法會有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在幫助過程中優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會得到提高。
4.嚴格要求。對優生把真摯的愛與嚴格的要求統一起來。當優生出現問題時,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及時、嚴肅地指出影響他們進步的原因,以及這些錯誤的嚴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
5.平等相待。對優生不能因為他們成績好而一味地“捧”,也不能面對他們的缺點冷嘲熱諷,這些都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對他們要熱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導,要讓他們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樂于助人的三好學生。
6.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提優是一項創新又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和教育中不斷地積累和總結經驗、方法。
參考文獻:
黃通蓮.小學語文聽說訓練要重視學生個別差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9(2).
注: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DHA12024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