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就要喜歡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興趣在數學學習中起著推動作用,對于開發學生智力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數學老師,要考慮怎樣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聯系實際,喚起興趣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生產和科研的實際,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既能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又能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巧妙地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合理組織學習內容,化抽象為具體,消除知識的陌生、抽象、枯燥的印象,產生深厚的興趣。學習“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時,先問房屋的人字梁是什么形狀的,再問為什么不設計成四邊形、五邊形或其他形狀呢,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隨后同學們舉出一些生活中常用到三角形穩定性的知識的實例,課堂上歡聲笑語,激發了學生學習三角形知識的興趣。
二、精心設問,引發興趣
“思維總是由提出問題開始的。”數學課上精心設問十分重要。提問的啟發性、適時性、針對性會使問題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同時也會把問題引向高潮,思維推向極致。學習方程時提問“雞兔同籠,有頭36個,腳100只,問雞、兔各多少只?”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興趣,學生表露對答案的渴望,這時再指出:只要好好學習方程的內容很容易解決。學習“全等三角形邊角邊判定”時提問“如何測得湖泊兩側的距離?”學生為了找出方法積極思維,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很有興趣。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采用生動富有感染力的問題、精心設計疑問,激發學生求知欲,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直觀操作,提高興趣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靜態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直觀的探索對象,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觀察分析,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把硬紙板上的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頂點和一條邊依次重合地拼在一塊剛好是平角180°,自然得出三角形內角的和為180°。學習“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時,自己準備小木棒拼三角形,有的三根木棒拼成了三角形,有的三根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學生就較易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直觀的操作易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四、語言生動,增強興趣
教學中適時穿插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可激發學習的興趣。學生做題時在數(需要帶單位時)后面經常忘記寫單位。為了強化記憶可舉例:數的后面不帶單位有時是錯誤的,如一頭豬是100,后面是噸、千克、還是克呢?在歡笑中自然強化了“必要時數后面必須寫上單位”的記憶。學習“軸對稱圖形”時舉例正常人的臉一般都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有一邊少一個耳朵就不是了,這樣學生輕松、愉快地記憶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五、課外活動,發展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學會了一定數量的數學知識后,就會不滿足于課內的學習,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擴大視野、拓寬知識、發展特長、增長才干,積極組織數學課外活動,創造自由寬松、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環境,持續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課外活動比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愿參加。講數學故事、做數學游戲、猜數學謎語、開展數學競賽、辦數學墻報或手抄報等,讓學生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以情促學,培養興趣
學生喜歡哪位老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熱情,決定這門學科的學習效果。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興趣以情感教學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應培養數學教師與所教學生之間的情感,一個熱愛學生的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自然會顯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展示優良的專業素養、良好的師德風采,對學生的情感產生強烈感染。好的數學教師對學生負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熱愛心,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客觀評價,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之處,在不斷升華的情感中勾繪一幅立體的情感交流網絡,使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的氣氛中精神愉快、興趣盎然地學習數學。
總之,在日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樂學中學會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