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暢 趙麗婭 劉念 陳濤 江利平
摘要 在蔡甸區桐湖農場生態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建立SWOT分析矩陣,分析了桐湖農場生態鄉鎮創建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以及尋求危機轉機、競爭劣勢等解決方案。不難發現,桐湖農場的生態創建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關鍵詞 生態鄉鎮;生態文明;SWOT分析;桐湖農場
中圖分類號 S1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26-09104-03
SWOT Analysis on Ecological Villag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of Tonghu Farm, Caidian, Wuhan
CHENG Chang, ZHAO Li-ya et al
(Facul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Tonghu Farm in Caidian Region, the SWOT analysis matrix was built.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ecological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Tonghu Farm wer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It was found that Tonghu Farm coexists the ecologic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han challenges.
Key words Ecological villages and town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WOT analysis; Tonghu Farm
生態鄉鎮創建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尊重自然、構建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1]。桐湖農場是武漢市蔡甸區下轄的鄉鎮之一,在生態鄉鎮創建過程當中無疑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利用SWOT分析方法,找出桐湖農場生態鄉鎮創建的優劣勢,探索一條持續發展的道路。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安德魯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戰略決策理論。該方法依據經濟實體的發展目標,通過對研究對象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作出系統分析,從中判別出研究對象內部的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外部機遇(Opportunities)和挑戰(Threats),在此基礎上選擇最優行動戰略,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資源和優勢,利用機會,規避風險,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
筆者在桐湖農場生態環境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旨在探索保護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模式,努力解決小城鎮建設與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統籌考慮、全面規劃,推動其經濟、社會、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為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打下堅實基礎。
1 基于生態現狀的SWOT分析
1.1 優勢分析
1.1.1 區位優勢明顯。
桐湖農場位于蔡甸區南端,國土面積28.187 km2,位于113°43′~114°23′ E,30°23′~30°43′ N之間,東連軍山街,西接洪北國家級農業示范區,南依東荊河、與漢南區隔河相望,北靠三羊山、與奓山街接壤,有永桐公路桐湖集鎮至永安。通達并連接318、京珠、滬蓉國道,近臨東荊河從沌口入長江,距武漢市中心40 km,水陸交通便捷(圖1)。
1.1.2 環境質量較好。
桐湖農場自然湖泊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節能環保水平明顯提高,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10%,集鎮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60%,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1.1.3 經濟穩步發展。
由表1可知,桐湖生產總值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2010年達到6 100萬元,是2005年的1.7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0%,2010年達到900萬元,是2005年的3.7倍;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2010年達到1 300萬元,是2005年的3.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2010年達到8 080元,是2005年的2.4倍。
桐湖農場傳統農業正逐步向現代都市農業轉型;香爐山科技產業園初具規模,引進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家;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1.2 劣勢分析
1.2.1 經濟基礎較薄弱。
桐湖農場的經濟雖處在優勢發展期,但薄弱的經濟基礎一直以來是當地區域發展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增長缺乏大的項目支撐,二是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快,三是民營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總體來說,桐湖一向以農業發展為自身基礎,且不斷推進而形成了現代農業產業鏈。如何突破單一的發展方向制約,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通過招商引資、改變傳統生產方法,尋求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加快桐湖農場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步伐,提高桐湖整體的經濟發展,是仍需要面對的問臨一些自然災害等時仍然會暴露出其脆弱的生態防線,成為
桐湖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也是桐湖農場為今后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所要解決的問題。
1.2.2 湖泊保護不容松懈。
桐湖農場境內的獨滄湖存在著養魚增產增收與保護環境的矛盾。一方面要增加湖泊養魚產量,在生產旺期,偶爾向湖中投放發酵后的有機糞肥,對湖水水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而使水質狀況不斷出現波動、反復。雖然目前桐湖的水污染不嚴重,對村民正常生活影響不大,但是隨著一二三產業的不斷發展,污水排放量將不斷增加和集中,水環境質量總體呈日益惡化的趨勢。
1.2.3 政府綠色效能有待提升。
環境保護工作既要解決歷史遺留的環境污染欠賬,又要緊跟經濟快速增長步伐,防止新形勢下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環境保護面臨著很大壓力。政府對于生態鄉鎮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轉變現有觀念、提倡綠色GDP等方式可以保證生態環境免遭破壞,生態產業持續發展,特別是在制定規劃、計劃及重大經濟行為的擬定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綜合決策的作用,用宏觀調控等手段引導生態建設的積極性[3]。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實現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目標,還任重而道遠。
1.3 機遇分析
1.3.1 宏觀發展機遇。
隨著國家內需拉動戰略、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和湖北省“兩圈”戰略以及武漢市“兩型”社會建設的全面實施,國家、省市區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這些宏觀環境的變化都將為桐湖農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1.3.2 內部發展機遇。
桐湖農場屬于國有土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0.1萬hm2可耕地、353.3 hm2湖泊水面、133.3 hm2標準化精養魚池、333.3 hm2山林地,這些自然資源為農業結構調整、土地流轉、招商引資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經過多年建設,桐湖農場交通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境內和出境道路四通八達。街道硬化工程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實現“潔、綠、亮、美、暢”,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田水利設施改造升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1.4 威脅分析
1.4.1 協調保護與發展任重道遠。
保護好桐湖農場是第一職責,發展好桐湖農場是第一要務。共享發展成果的民生期盼和重要的生態地位決定了桐湖農場今后面臨既要加快發展,又要加強保護的雙重壓力,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將貫穿始終。
1.4.2 夯實發展基礎任務艱巨。
桐湖農場的生態產業規模需進一步擴大,經濟的穩定性和安全度需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城鎮配套服務和輻射功能需進一步增強,社會事業發展需進一步加快。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大量的資金與精力的投入,如果不能找到很好的渠道,該類建設投資將會對地方財政資金造成極大的挑戰。
1.4.3 管理人員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生態文明創建工作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沒有現成的規律可循,盡管桐湖農場當地管理者的環保意識較高,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管理者的生態保護意識,開拓創新,帶領地方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依然有極大的挑戰。
1.5 SWOT分析戰略矩陣
根據對桐湖農場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的SWOT分析,得到了桐湖農場生態鄉鎮創建的戰略矩陣(表2)。選擇方案主要是透過矩陣排列模式,將桐湖農場存在的內、外部環境所得之信息逐對進行匹配,使產生SWOT矩陣:OS(競爭優勢)、TS(危機轉機)、OW(競爭劣勢)與TW(立即危機)4個方案。通過對桐湖農場創建環境的信息進行準確理性的判斷和推理,在OS、TS、OW、TW中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相應戰略,作為桐湖農場發展目標的堅固根基與依據。
2 創建對策
2.1 以生態建設為指導,不斷踐行生態文明
桐湖農場的生態建設應堅持科學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突出產業特色,加快發展優勢產業,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經濟與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發展。
2.2 以生態農業為中心,打造精品生態產業鏈
通過推進桐湖現代農業發展,力爭建設成為“武漢農業后花園”,進一步優化結構、擴大規模、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種植業、水產業、畜禽業、林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齊頭并進,同步發展,立足優勢產業和資源基礎,發揮桐湖、獨滄湖水資源等方面比較優勢,形成若干區域化農業特色板塊,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充分利用“桐湖水鄉”輻射帶動作用,發展水上娛樂、觀光旅游業,建立獨滄湖千人垂釣中心,推進農村“假日經濟”發展,突出農家體驗,探索和推廣采摘、捕撈、耕種等農家經營模式,開拓農民增收渠道,著力把桐湖水鄉項目打造成在全市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旅游休閑農業的精品亮點。
2.3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
積極推進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綠化工作,提高桐湖農場森林覆蓋率;加強對桐湖、獨滄湖、潭子湖、東荊河流域水系的保護;加大排污企業減排力度,淘汰“兩高”落后產能,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實行“一村一治”,對集鎮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處理,實現達標排放,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農村山體、植被的保護和修復,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3 結語
通過SWOT分析,發現桐湖農場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的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大于挑戰,存在的劣勢和挑戰通過進一步完善可以轉化為優勢和機遇。在今后的發展中,應充分發揮桐湖農場的環境優勢和生態優勢,樹立積極的環境價值理念,牢牢把握各種機遇,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打造魅力桐湖,幸福水鄉的生態鄉鎮。
參考文獻
[1] 周生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J].環境保護,2013(Z1):8-14.
[2] 徐文輝.福建長汀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的SWOT分析與對策[J].林業建設,2012(5):61-66.
[3] 肖麗,謝玉,寧艷杰.基于SWOT 分析的衡陽市生態建設策略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1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