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佩青
【摘要】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從誕生之初就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喜愛。從音樂的發展歷史來看,近代是音樂理論發展逐漸成熟的時期,在這一階段,音樂理論逐漸成型,音樂也根據國家和地域分成了多個流派。對近代音樂理論發展歷程進行分析和了解,不但有助于提高音樂理論研究質量,同時對促進我國音樂理論發展,滿足我國音樂理論研究需要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結合音樂發展實際,對近代音樂理論發展歷程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關見解,為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近代音樂;音樂理論;發展歷程
一、前言
近代作為音樂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音樂理論作為指導音樂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對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保證了音樂發展的整體水平和質量。從當前掌握的音樂理論發展情況來看,對近代音樂理論發展歷程進行研究,不但能夠總結音樂理論的發展歷史,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狀況。因此,我們應認真分析近代音樂理論發展歷程,并對音樂理論的類型、發展趨勢和音樂理論的產生與發展進行全方位的了解。
二、近代音樂理論的類型及具體發展
近代音樂理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18世紀音樂的快速發展。通過對該時期的音樂了解后發現,到18世紀末,不同國家的音樂理論傳統一法國的基礎低音、意大利的類型對位法和德國的通奏低音一它們的融合方式是如此的多樣化,以至于很難說出具體的國家傳統。但是,在18世紀,在經歷了我們所見到的所有理論思想的重大改變之后,有一個音樂教育要素始終沒有改變:大多數高級音樂教科書似乎一直主要是為單個學生而構思的,無論是和教師共同完成教材內容,還是自己獨立閱讀它。實用音樂理論的集體課教材(如果它是針對作曲與伴奏技巧時,會進行調整)是例外。基于這一認識,近代音樂理論的類型及具體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近代音樂理論中法國基礎低音的發展
法國是音樂發展比較迅速的國家,無論是在音樂演奏還是音樂理論方面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從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來看,法國基礎低音成為了近代音樂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法國音樂演奏和音樂發展,以及西方音樂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實際也是法國基礎低音的發展,正確理解法國基礎低音的發展特點,對近代音樂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近代音樂理論中意大利的類型對位法的發展
與法國相同,意大利作為傳統的音樂大國,在音樂理論的發展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受到意大利國家文化的影響,意大利在近代音樂理論中,逐漸形成了類型對位法這一音樂理論,對意大利本國音樂的發展以及歐洲音樂理論的形成都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此可見,近代音樂理論中意大利的類型對位法是影響西方音樂理論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近代音樂理論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滿足了西方音樂理論發展需要。
(三)近代音樂理論中德國的通奏低音的發展
在18世紀,德國與法國和意大利并稱為歐洲的音樂大國,無論是在音樂演奏還是在音樂理論發展上都具有領先優勢和帶動作用。通過對近代音樂理論的研究后發現,18世紀德國的通奏低音對歐洲和西方的音樂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近代音樂理論中,德國的通奏低音理論是重要的音樂理論之一,對后世的音樂理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們應對近代音樂理論中德國的通奏低音有全新的認識。
三、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及發展歷史
雖然音樂學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特別是意大利),但近代歐洲音樂學院主要還是后革命階段的產物——是政府對新興的中產階級音樂教育需求的回應。經歷了很長時期的醞釀之后,國立音樂與朗誦學院于1795年在巴黎建立,隨后,布拉格(1811)、格拉茨(1813)和維也納(1817)也建立了國家資助的音樂學院。在最終變成統一德國的不同地區,著名的萊比錫音樂學院于1843年開張,領導人是門德爾松,隨后不久,慕尼黑(1846)和柏林(1850)音樂學院也相繼開張。到1860年代時,音樂學院運動已經向東方傳播到俄國,而且最終在美國也找到了立腳點。
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與音樂學院的開設具有密切的聯系。在18世紀,各國的音樂學院相繼建立起來,在大師級人物的帶領下,這一時期的音樂理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通過對近代音樂理論的研究后發現,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及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與音樂學院的成立有關
18世紀音樂學院的陸續成立,給了音樂理論發展以強大的支撐,結合近代音樂理論發展實際來看,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主要得益于音樂學院的成立和發展。因此,我們應將近代音樂理論的產生與音樂學院的成立結合在一起考慮,充分認識到近代音樂的產生的源頭,以及近代音樂理論對音樂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
(二)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得益于音樂運動的傳播
18世紀不但在歐洲地區成立了大量的音樂學院,音樂運動的興起也使近代音樂理論得以大面積傳播。因此,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和音樂運動的開展是分不開的,音樂運動的傳播給了音樂理論發展的重要機會,使音樂理論能夠做到豐富和完善,并提高音樂理論的發展質量,對音樂理論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三)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和傳播取得了積極效果
由于有許多音樂領軍人物的帶領,18世紀歐洲音樂學院的建立都取得了積極效果,并形成了自己學院獨具特色的音樂理論。從這一點來看,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和傳播,與音樂學院的建立和音樂運動的開展有關。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狀況,音樂學院的建立是促進近代音樂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近代音樂理論的國際化發展歷程
在巴黎這個19世紀音樂“進步”的大中心,后革命時期為音樂研究帶來了國際化的環境:來自不同音樂背景的國際教師構成了國立音樂與朗誦學院的師資隊伍,它也吸引了大批希望從事音樂職業的各類學生。我們不清楚對某一學習課程的開設是否達成一致意見,但是,受委托開設理論課程的委員會內部的爭論是非常激烈的,不過,該委員會還是達成了一致的管理意見:先是制定了“基本音樂大綱”,在后來的10年間,該大綱產生了五部“視唱練習曲集”、一部“和聲學”和許多為聲樂、鋼琴和管弦樂器而編寫的教科書。這些教科書的制定,代表了巴黎音樂理論的總體成就。從這一點來看,巴黎作為當時音樂理論發展的中心,其帶動和輻射作用相對較強。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近代音樂理論開始走上了國際化發展道路,其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近代音樂理論的成熟階段
在18、19世紀,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作為傳統的音樂大國,在音樂理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不但認真總結了本國的音樂發展理念,并且在結合地域文化和國家歷史之后,形成了獨特的音樂理論。因此,這一時期被概括為近代音樂理論的成熟階段,對西方音樂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國家的音樂理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保證了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質量。
(二)近代音樂理論的繁榮階段
經歷了18、19世紀的發展和沉淀,近代音樂理論迎來了大發展階段,許多音樂理論不但經過了理論法階段,同時也經過了實踐驗證,保證了音樂理論的整體指導性和實效性。所以,這一時期被認為是近代音樂理論的繁榮階段,對現代音樂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對近代音樂理論的繁榮階段有正確理解,認識到近代音樂理論繁榮階段的重要意義。
(三)近代音樂理論的國際化發展階段
在近代音樂理論發展過程中,經過了法國巴黎的音樂進步與發展,音樂理論的整體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都有較大提升,對音樂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經過前一階段的發展,近代音樂理論形成了國際化發展趨勢,并逐漸走出固有的發展思路,走上了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因此,這一階段也被認為是近代音樂理論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音樂理論發展歷程中,近代作為音樂理論的重要發展時期,在音樂理論的形成、音樂流派的發展上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近代音樂理論發展的歷程,認真理解近代音樂理論的發展趨勢,正確理解近代音樂理論,為音樂理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趙世蘭,郭建民.“近源”與“多元”——關于中國民族聲樂文化的傳承關系[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2)
[2]余鑫.論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本土性特征[D].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祝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特征概述[D].華中師范大學,2006.
[4]朱敏.試析美聲唱法演唱作品“中西兼顧”的可行性[D].西安音樂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