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應華
摘 要: 國內信息素養的教育研究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始的,這一研究的重點是對信息素養的重要性進行反復論證。研究認為信息素養的課程與教學論是最集中和最具體的,培養信息素養人才的方法是,盡可能多地開展本科教育,使得信息素養課程的設計多層次、多元化,貫穿高效信息素養課程的全過程。只有真正保證信息素養教育和高校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合,才能使人才的信息素養真正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信息素養課程在高校素質拓展公共選修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 信息素養 高校素質拓展公共選修課程 教學應用
在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飛躍時期,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和互聯網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擴大,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工業化的高度發展都是以信息為核心、以計算機為載體的。在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和網絡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參與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但是網絡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如何運用好計算機與網絡用這一問題就凸顯出來,因此信息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校素質拓展課程中開設信息素養課程更是重中之重。
一、高校信息素養選修課程的目標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也是人才時代,能夠使人才與信息這兩大要素完美結合,對我國的各方面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才要從小培養起,但是我國的信息素養課程的開展起步較晚,在大學才初步開展。隨著教育環境發展的國際化、網絡化和虛擬化,信息素養已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人才要很好地駕馭時代信息就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這樣才能正確、迅速地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為己所用。那么,高校的信息素養課程的開展將直接關系到人才信息素養,高校要通過信息的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創造一個信息文化環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高校信息素養選修課程的現狀
1.信息技術更新較快。高校在校學生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所掌握的信息技術,并不能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水平,因此在校大學生所掌握的現有知識和技能不能完全跟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就對高校對學生信息技術教育和素養課程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也面臨嚴峻的技術考驗。但是一般高校對學生信息技術的掌握和素養的培養并沒有足夠認識,就連某些學校所使用的教材都相對落后,實際操作所運用的計算機的配置也相對落后,那么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術方面也達不到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這顯然限制了學生相關方面能力的形成。
2.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我國教育體制下,只重視應試教育的培養,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只重視數理化等科目的教育培養,因為只有這些科目是高考必考科目,而信息素養的方面的課程就變得不再重要甚至是可有可無,有的時候信息素養課程是要為這些高考課程讓路的,因此,學生的信息素養課程就要轉移到大學,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任務在大學課程中就顯得很重要。
3.高校信息素養培養意識淡薄。相對于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還存在很大差距。雖然我國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歷史,也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信息化教育或是信息技術教育是不能替代信息素養教育的,這一點,國內的很多高校并沒有認識到,很多高校的信息素養課程并沒有納入學期的考核體系,具體的實施措施也不到位,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大多流于形式,很多高校的信心素養的培養只是提供文獻檢索或是包含在計算機系列課程里,沒有專門的系統的課程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行教育。
4.部分教師信息素養亟待提高。高校信息素養課程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優秀的師資。高校的某些教師信息素養觀念都很淡薄,自身的信息素養不是很高,加上學校對這方面的培養不夠重視,落后于時代的信息素養的要求,某些高校的教師老齡化嚴重,本身就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化一知半解,那么由他們擔任對大學生信息素養課程,后果可想而知。
5.網絡文化內容復雜。對于學生時代的人才來說,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于外界的辨別能力并不是很強,尤其是網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如果對于網絡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垃圾信息,被學生接受的話,那么后果也會相當嚴重。因此,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十分有必要,信息素養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從網絡信息中辯別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自覺抵制那些不好的、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因此信息素養課程應該在高校素質選修課程中著重開展。
三、信息素養選修課程對于高校素質拓展的必要性
網絡是一個多元化的、復雜的信息網絡,這里充滿各種信息,這樣就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人沉迷于此、無法自拔,通常情況下,學生的自律能力不強,很容易被網絡中的不良信息迷惑,甚至是違反道德、違反法律。那么面對網絡信息,對學生自律能力及抵制誘惑的能力的培養不能單純地依靠學生的自制能力,加強信息素養能力的培養便刻不容緩。就目前形式看,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還要重點依靠學校對此方面的課程的開展和重視程度,以及教師的個人信息素養。
四、對高校素質拓展公共選修課程中信息素養課程的未來的研究
1.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弗洛伊德曾說:“思想是預覽。”那么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信息素養教育在我國是一個新生事物,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更要解放思想,改變傳統觀念。迅速轉變大學生素養教育培養的教育理念,使信息素養的培養貫穿學生大學學習的始終,信息素養是一門綜合性的教育培養,不僅要從學生方面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學校和教師更要重視信息素養的教育。
2.加強建設,完善信息素養培養的物質基礎。在高校中信息素養的培養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作保障,在計算機網絡信息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是信息素養培養的重點。如果電腦配置低,上網不快捷、方便,就會嚴重的影響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會對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產生很不利影響。因此,高校要努力提高校園網絡信息化的水平,以高度發達的計算機網絡為平臺核心技術,以擁有信息和知識資源的充分共享為手段,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使校園成為社會的知識、信息交流的中心體,那么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就能取得長足進步。
3.改革機制,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教育管理中。信息素養作為高校素質拓展公共課程的一門學科,不僅是學習目標或結果的一門課程,信息素養課程應該是一門具有廣泛性的課程,并且應該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各高校廣泛開展起來,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鑒別網絡信息,而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能。同時,信息素養有利于各學科的學習,信息素養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使學生處理和利用網絡資源及溝通能力在信息素養培養的過程中逐漸提高。
4.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信息網絡時代里,對于開放式網絡信息的掌握和應用,使得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僅局限于“教”和“學”的傳統信息傳遞模式,這就對教師的計算機信息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網絡化信息時代里,學生的信息素養除要加強培養以外,教師的信息素養也是信息素養教育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不僅能夠熟練計算機操作技能,使用一些軟件工具,而且能夠轉變教學觀念,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對教學的有力幫助,努力營造良好的信息素養培養環境,使得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五、結語
現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國高校的信息素養在素質拓展課程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廣泛開設信息素養課程,就會成為未來教育改革的主體方向,培養大學生在中國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素養,就是培養大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對學生的信息道德、文化、社會責任的培養,注重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國高校要合理開展更多的信息素養選修課程。
參考文獻:
[1]包德財.信息素養的基本內涵及其時代特征.甘肅高師學報,2003.
[2]劉孝文.信息素養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保定:河北大學,2006.
[3]張敬芝.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教育問題研究.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