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秀波 劉秋娥 呂曉宇
【摘要】舞蹈從一產生起便和音樂結成了最緊密的聯系,舞蹈離不開音樂,音樂舞蹈從始至終一直緊密的聯系。音樂在舞蹈藝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藝術總的概念中,音樂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舞蹈和音樂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是節奏,這是它們結合的自然基礎,音樂幫助舞蹈在整個過程中表達情緒、體現性格、烘托氣氛。優秀的舞蹈音樂是舞蹈中的積極因素,好的音樂能為舞蹈增輝。
【關鍵詞】音樂;舞蹈;藝術;關系
一、音樂對舞蹈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著音樂的節奏進行舞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舞蹈的理解就是伴隨著一段音樂根據音樂的意境,以舞蹈的形式將音樂的內涵展示出來,體現出音樂的節奏和動感。因此會有人認為舞蹈很簡單,是身體隨著節拍的扭動。其實這樣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平常走路,僅僅是一種下意識的動作,是受大腦直接支配的普通步伐。而舞步卻不是單純地隨大腦的意念而移動的,它還需要服從于特點的力量的部署和安排,這種特殊的力量就是音樂的節拍。我國著名的舞蹈家吳曉邦曾經在理論層和實踐層兩個層面進行過深刻的分析論證。他認為:“任何舞蹈在藝術形象上都必須通過音樂,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現出來?!彼浽诠_場合宣稱自己曾從《義勇軍進行曲》中“獲得舞蹈形象”,他還指出“就是一個無伴奏的舞蹈,雖然沒有聲音,但他從無聲中也有一種節奏動作,會使人感到無聲勝有聲?!?/p>
從廣義上來分析,采用有節奏的聲音,是音樂基本的要素。原始舞蹈也采用敲出節奏或者一起唱歌來進行伴和。在古代,最初的詩歌,音樂,舞蹈是一個整體,我國古籍中有如下的記載在所謂的“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當時舞蹈和音樂聯系緊密往往舞蹈演員和歌手是同一個人,音樂和舞蹈聯系和配合是非常接近。從古至今,在民間傳統音樂和舞蹈的密切合作已蔓延到現在。舞蹈是音樂的回聲。原蘇聯著名舞劇編導和舞蹈理論家扎哈諾夫曾經說過:“舞蹈的靈魂是音樂。音樂包含了確定結構、性格和氣質的舞蹈”。自古以來,就有“樂舞”。舞蹈音樂是舞蹈作品藝術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揭示主題的作用,并且舞蹈表演過程中情緒變化,通過音樂的不同節奏和強度來實現完成。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為塑造鮮明的藝術形象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二、舞蹈和音樂在情感上的聯系
音樂是一種憑借聲波振動并在時間的過程中展現通過人們聽覺引發的情緒和情感的共鳴,舞蹈是以人體的動作為語言并借助音樂、詩歌、戲劇、舞美,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舞蹈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它主要是由舞蹈、音樂、舞美等不同藝術品種的諸因素組成的統一體(當然,它與戲劇、文學還有不同程度上的關系)。就這一概念范疇而言,舞蹈作品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舞蹈、布景等)和聽覺形象(音樂)的塑造,來完成其表達主題的任務的,因此,充分地認識舞蹈音樂是舞蹈作品總體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還必須從它和作品的內容與形成的關系來細加考察。
舞蹈音樂之所以能作為綜合的藝術的舞蹈作品的組成因素之一,首先是因為音樂與舞蹈共同有著在一定的時間過程中,以感情為形象性的藝術特點。這個特點使得它們之間產生能夠互相結合的共同性因素,我國古代《詩經·大序》中有“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之說,十分生動地說明了音樂和舞蹈都是感情的藝術,有著內在的親緣關系。這種以塑造感情形象為藝術的主要任務的共性,使它們在共同占有的一定時間過程里,以各自藝術手段所塑造的形象有可能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即音樂為舞蹈豐富感情的色彩和變化,舞蹈為音樂增添形象的凸現與豐富,并共同承當以生動的感情形象來揭示主題,完成某一作品規定的使命。鑒此,舞蹈音樂也必然地和舞蹈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有著協調一致的關系,并從而成為一個作品總體的構成因素。
三、舞蹈對于音樂教學
在大學音樂教育中,需要對不同風格特點的音樂和音樂舞劇進行賞析和理解,這樣就需要在課堂上借助于這些音樂相關的舞蹈來進行表演和展示,用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體會和學習。因此在大學的“音樂與舞蹈”課程中,尤其是需要學習舞蹈鑒賞和舞蹈表演的時候,更加需要對舞蹈中音樂的學習和分析,有句話講得好“舞蹈的靈魂是音樂”。需要讓學生更好地對課程涉及的音樂作品和舞蹈作品進行理解,對音樂與舞蹈的聯系:例如節奏、旋律、風格以及音樂和舞蹈結合中的情感、音樂結構等。
根據舞蹈教育中積累的經驗。舞蹈教學前,教師應該對旋律、音樂的節奏、音樂情感內涵進行詳細的研究與思考,保證音樂和舞蹈動作的組合,同時在舞蹈指導教育過程中,采用讓學生把握音樂節奏然后進行聯想,將音樂的旋律融入身體里去。這樣,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實現。實現舞蹈跟音樂的完美結合保證教學中的效果達到最佳。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舞蹈離不開音樂,只有具備了好的音樂素材,舞者才會有更加精彩的表演,舞蹈作品的表現力才會進一步增強音樂在舞蹈作品這幅生動的畫面,永遠像是一把揮灑自如的神筆,牽引出的萬條絲線,伴隨著舞蹈的每一個段落節奏的轉折起伏,進行著冷暖明暗、虛實隱顯地展示,不斷地創造著配合舞蹈結構、體裁上奇異的效果和感人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參考文獻
[1]陳沖,胡雁亭,周凱.舞蹈編導知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夏雄,鄭祥瑞.舞蹈基礎知識[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