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亞
【摘要】音樂課堂中教師的管理是否得當對一節音樂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如何恰當地管理好學生這個問題,往往被教師忽略。文章從一位音樂特級教師的課堂中歸納總結了音樂教師的一些教學管理方法,希望對音樂教師更好地管理好課堂內外的學生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音樂名師;音樂課堂;教學管理
李存老師是基礎音樂教育界一位標志性的人物,一節普通的音樂課在他的帶領下顯得那么生動難忘,一首普通的樂曲在他的指揮下仿佛有了生命。在未見到過李存老師之前,想象他一把年紀了上起課來應該是嚴肅、氣氛凝固的吧,可是看到他在講臺上給我們重講他曾經的經典課例時我完全忘了眼前這位老先生已是七十多歲高齡。老先生在講臺上那種投入的狀態、指揮樂曲時的激情、組織活動時的熱情讓我們這些年輕的音樂教育學習者忍不住獻出熱烈的掌聲。心中除了敬意,也不免多了幾分感動,他對我們這一代音樂教育學習者的啟發不是三言兩語能道完的,本文我將從教學管理的角度對李老師的教學管理方法進行總結并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聽了李老師的課之后有這樣幾個問題常常在我腦海中出現:“究竟怎么樣才能上出像李老師那樣精彩的音樂課?為什么李老師總能帶學生那么有趣的在音樂的海洋中暢游?”經過認真思考后我發現李老師不僅自己音樂素養高對音樂的把握準確,他高效的音樂課堂中滲透著一種看似沒有管理的管理方法。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說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設想如果不懂任何管理學生的方法,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與學生相處再高超的技能也很難出一節好的音樂課。仔細推敲后我將“教學管理之道”做如下總結:
一、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也可以稱為課堂組織,是一節音樂課得以順利實施、師生之間順暢溝通的保障。高效教學也常常發生在管理好的課堂中。課堂管理的任務也相對復雜,拆開來看可以分為課堂環境管理、課堂紀律管理、人際關系管理等。其核心可以歸納為一句話“與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就像朋友一般。”
回想小時候經歷過的一些混亂課堂,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管理的語言似乎多數都是“不許說話”之類的語言,這種冰冷的語言除了換來教室里暫時的安靜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好處了。這也正是一些教師教學管理無方的體現,教師在課堂管理中若都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應該就能避免課堂混亂的出現,課堂中遇到的管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以“點”帶“線”
如果將一個學期的音樂課看作一大節課,把這一大節課比作一條“線”,其中由每一節音樂課組成,每一節課都是一個“點”,一條線能否畫好開頭的那個點找準位置非常重要。也就是教師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或者接觸一個新班級上的第一節課都至關重要,在第一節課中教師要給學生制定適當的規矩合理的獎罰制度也很必要,這些制度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音樂課堂不是隨隨便便的要有一個認真的態度。音樂課堂規則應該有簡短、明確、合理、可行的特點。要讓學生能迅速記住,規則應該合理、明確真正對學生起到約束和指導作用,而且制定的規則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只是嘴上的空說否則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這點在李老師的課中也有所體現,他講到在接觸一個新的班級時所上的第一節課通常會給出一些規矩不會讓學生很隨便,以便日后的管理。
(二)因“材”施“法”
這里的“法”指方法,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有些學生逆反心理嚴重,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男女生在課堂中表現也不同。這就要求老師根據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法。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把握學生的心理,采取一些讓學生能從內心接受的方法與學生溝通,不要簡單粗暴地指出學生的問題并要求甚至呵斥其改正。在遇到學生犯錯時老師也可遵循眼神提示、利用幽默、創設情境等原則。李存老師說過在課堂上遇到一個男孩子犯錯,下課老師單獨找他要以兩個男子漢的身份較量一下,從中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這種創設情境的管理方法就很值得學習,既保護了學生自尊心又讓他明白應該明白的道理。
(三)以“智”應“變”
課堂是運動變化的,每一分鐘都可能有預想不到的事件發生。課堂有時也不會完全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順利地進行下去,作為教師應該有一定的處理意外變化的能力,面對突發狀況要有一定的智慧,迅速把握突發狀況與課堂的聯系,盡快把學生的思想拉回課堂。比如李存老師《行進中的歌》這一課有兩個學生遲到,李老師并沒有因為他們不守紀律就當全班同學的面罵他們而是讓他們配合老師合著音樂扮演首長走進教室。這樣學生一方面感受到遲到是一件很另類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迅速參與了課堂,這應該是最妙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了。所以教師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一定要學會用智慧去解決問題。
(四)以“褒”代“貶”
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者唱歌出錯也是難免的,每個學生都渴望多得到老師的肯定而不是批評。因此在學生出錯的時候,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都不應該直接批評,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肯定更利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這點李存老師的課例中有體現,他在課中提問一個學生問題,學生回答錯了他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讓學生坐下聽其他同學回答,最后再提問一個相對簡單這個學生能回答出的問題讓他回答,讓學生充滿自信不帶遺憾的下課,這樣就不會讓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將“貶”轉化為“褒”的方式應該是每個音樂教師所必須掌握的課堂管理方法之一。
二、課外管理
課外管理與課堂也是相輔相成的。學生的生活并不是只有課堂,在課外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更利于教師走近學生。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所傳遞的思想與知識。課堂管理與課外管理相互交織共同組成教學管理的體系。
李老師在做班主任的時候每學期開學前會去家訪,在同學家中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學生有沒有自己獨立且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向家長介紹自己的情況以取得家長的信任,以便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家訪過后,學生與老師就已經是熟人,更利于老師接下來工作的展開和師生之間的溝通。除了良苦用心的家訪,李老師還會組織學生去訪問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團體組織,例如國家足球隊、排球隊等。觀看他們的排練讓學生感受團體合作的魅力,同時老師也可以學習那些教練如何處理與隊員的關系。
三、結語
教師要將課堂管理與課外管理相互結合,讓教學管理更好地輔助老師上課,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當今時代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教師要學會利用這種優勢資源,比如為學生們建立“音樂電子成長檔案”,記錄下學生在課堂中和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影音資料,以及教師對他們的點評。總之,在教學管理方面老師要發揮自己的智慧。
參考文獻
[1]陳時見.課堂管理與學生發展——當前中小學課堂管理狀況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6).
[2]石煒.抓住管理的韁繩——談課堂管理藝術[J].教育藝術,2001,(2).
[3]張亞紅.溫暖生命的音符——張亞紅音樂教育教學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