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要】民族舞蹈作為我國舞蹈文化的一部分,在舞蹈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高校在民族舞蹈課程的教學中還處于薄弱環節,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還呈現出邊緣化與零散化的狀態。文章從民族舞蹈教學的現狀入手,以期找出解決策略,提高我國民族舞蹈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民族舞蹈;教學現狀;舞蹈教學;教學模式
中國民族民間的舞蹈課程,是我國舞蹈學本科教育的專業基礎課,在舞蹈學的本科教育中被設置為教學階段的必修課。但是我國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族舞蹈形式,各民族舞蹈藝術發展不均衡,所以該學科并沒有涉及到56個民族的民族舞蹈,而是有幾個相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被列為教學計劃,如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的不同風格、不同特色舞蹈組成了復合課程。大多數的高校根據辦學特色做出適當靈活的調整,但隨著我國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活動的全面開展,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的錯位制約了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的發展,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找出合適的對策,進而促進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的發展。
一、新時期我國民族舞蹈的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轉而關注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會去觀看舞蹈,便于陶冶情操。但是就我國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民族舞蹈教學面比較狹窄、受到現代舞的沖擊嚴重、人文關懷與創新性不足。
(一)教學面比較狹窄
中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地域文化和舞蹈形式,這為我國的民族舞蹈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是國內高校民族舞蹈教學受校內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就業限制等方面影響,并沒有完全實現全面化的多民族教學,多數高校只是實現了一種或幾種種類的民族舞蹈教學。
(二)受現代舞的沖擊嚴重
近些年來的對外開放,使得我國在各個方面都受到國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國內的民族舞蹈表演與教學均受到西方現代舞蹈的影響,一些高校由于自身師資力量薄弱、民族舞蹈教學基礎不足而借鑒現代舞的教學風格,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忽視了本土文化的核心,因為頗有東施效顰的意味,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缺少民族藝術獨有的韻味。因此,對于我國民族舞蹈的教學情況來看,如何在借鑒現代舞蹈藝術形式下彰顯本民族的文化內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人文關懷與創新性不足
就國內舞蹈來說,過分重視理論和技能教學是國內民族舞蹈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不少高校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時,往往只是忽視其本民族的民族特色、風俗習慣、歷史文化、飲食與服裝特色及宗教信仰等等。在這些缺少人文關懷的舞蹈動作中只是學到了舞蹈的動作,而忽視了其內蘊的傳遞。并且在創新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創新手段,這也是制約我國民族舞蹈發展的現狀。
二、新時期我國民族舞蹈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舞蹈作為一種表演藝術,是一種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舞蹈教師是用肢體語言把舞蹈的內涵、教育的內涵,通過舞蹈的肢體美和教態美表現出來,但就中國的民間舞蹈來說,民族舞蹈主要是指我國某一地域所特有的舞蹈形式,它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作為舞蹈教學重要內容的民間舞蹈,需要本門課程教學獨特的教學方法與之相配套的教學目標,但是現有高校的民間舞蹈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制約了民族舞蹈的發展。
(二)民族舞蹈教學缺乏基本的教學理論
民族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多地注重對舞蹈動作的學習與練習。部分院校的師生普遍認為舞蹈教學的理論不重要,所以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舞蹈的理論,而直接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舞蹈作為一種具有神韻的藝術,只有在理解其理論內涵后,才有可能把舞蹈的神韻給跳出來,最后學生只是簡單地記憶舞蹈動作而自身的舞蹈缺乏舞蹈神韻。
三、針對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在新時期的民族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且應該重視民族文化與情感的滲透與融入,積極地引進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教學,拓寬教學面。
(一)民族文化與情感的融入
民族舞蹈作為民族文化流傳下來的經典,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不是單純的肢體、表情上的技能體現,而是民族文化與情感的高度濃縮,建立在濃厚的民族文化與民族情感的基礎上的舞蹈教學應該實現由“填鴨式”教學向“啟發式”教學的轉變。
對于少數民族的舞蹈來說,真正學到民族舞蹈的精髓首先應該了解到民族舞蹈的創作背景與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態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會穿插民族情感與文化,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到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與舞蹈背景的前提下,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在民族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民族文化與情感的融入,這樣才能活躍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學
就我國當前的舞蹈教學現狀來看,實施健全而且完整的教學模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新時期的民族舞蹈教學工作應該把握民族舞蹈的重點與特色,在學生掌握常用的民族舞蹈特點的基礎上,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主要動作、步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如:在對新疆舞的舞蹈教學中,應該通過視頻讓學生學習敏捷的動作和步伐,重點學習頭部的搖動、手腕的轉動、抖胯、抖肩等動作。此外,還應該根據舞蹈中與情緒變化相關的動作進行重點教學,且對于極有代表性的動作應該重點進行學習。
(三)拓寬教學面
教學面的狹窄也是制約民族舞蹈的教學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時期的教學任務應該開拓學生眼界,引導學生學習民族文化與風土民情、積極模仿舞蹈動作的同時,鼓勵學生從經典的視角及自身視角鑒賞不同的民族舞蹈。作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培養時代精神,積極鑒賞和模仿有藝術創新的現代民族舞蹈,并且應該用謙和的態度去接受現代舞蹈的優勢,結合自身的需要去進行創新,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學習和欣賞各類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