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瑩
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外語教程改革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為外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成效有目共睹,外語教學進入了交際時代。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語言交際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中心問題,也是英語教師在工作中必須時刻注意和認真思考的問題。新課程英語教學培養學生交際能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整體教學。英語教學里的交際原則,要求教師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求學生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學,還要求教師和學生課上課下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使用。在英語教學中,要把教和用統一起來考慮,這樣使學生不僅能學得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學到英語的用途。當然,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達到這些理論要求,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筆者就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談談體會。
一、通過語言操練培養交際能力
過去的英語教學很少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雖然背了不少的語法規則,可往往一進入真實的交際環境,常常不知所措。學生學習文章,往往是為了通過它們學習語法和詞語,而不是為了提高交際能力。新教材采用話題、結構和交際功能相結合的路子,并輔以一定的知識傳授,不僅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訓練學會怎樣使用語言進行交流思想和情感、怎樣獲取信息。語言知識是培養英語交際能力的基礎,但語言操作不等于語言交際。語言操練的著眼點是語言形式,使學生在語言操練中掌握語言形勢;語言交際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使雙方相互了解;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不是使學生單純地掌握語言形式,其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前提,語音操練和語言交際是相輔相成的,兩者要有機結合起來。英語作為人類的交際工具之一,本身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語言交際。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的形式有:
1.教師問,學生回答。教師在每次課前的Greetings中,都可以讓學生進行常規性的對話,增強學生說的能力,或者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情景對話等。
2.學生問,老師回答。在教學中,我們經常進行guess的游戲,這樣做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由易到難,使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的句型。
3.學生問,學生回答。這種形式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最能讓學生在相互的練習中互相檢驗所說的語言。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相互聯系的時間,并且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更要有針對性。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參與形式上,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大膽參與。
二、教學過程交際化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交際化教學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交際化,應該做到師生之間交流、學生之間交流,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教英語和學英語,用語音做事,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使交際活動貫穿課堂始終。教師要選擇接近語言交際的練習,使課堂練習貫穿始終。在做練習時,不僅要多給學生創造說話的機會,還要涉及多種情景,積極營造課堂真實的交際氛圍,同時盡可能地虛擬真實的情景進行交際,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時帶表情,伴以手勢、動作,像演戲一樣把生活中的交際場合搬進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此外,教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教師在講課時要充分利用手勢和動作增加說話的力量,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課上師生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在課上的一切活動都要用英語進行,如組織教學,解答問題等。
三、創設外語交際陣地,拓展課堂交際外延
現代外語教學更重視課本,但如果完全被課本束縛,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課堂是英語教學與活動的主要場合,但是僅靠課堂上的幾十分鐘培養交際能力,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無論教師怎么精心設計,學生怎樣努力配合,沒有課前課后的密切配合,都很難實現這一愿望。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語言的學習絕非局限于課堂。如果把語言當成一門課或一門知識來學,離交際的目的就會越來越遠。要讓學生學好并用好一門語言,讓學生學會用外語進行交往,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就必須給他們提供良好優越的交往環境,交往的范圍越大,環境創設得越好,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欲望就會越強。因此,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外語交際的陣地,拓展課堂交際的外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交際的主體性,從課堂中心跳出來,把傳統的復習、預習、講授都納入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有趣的言語活動中。這樣學生不但學會了英語,而且能用這種語言交流思想,享受英語交際的樂趣。創設英語交際的陣地,通常有以下形式:1.班級之間的英語表演俱樂部,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并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及個性;2.實施課前三分鐘的英語演講及每日一歌,培養學生的素質;3.利用黑板報的英語角及自編英語小報全面提高;4.利用好本校的外籍教師資源,組織英語角;5.相互交換英語日記閱讀有利于共同學習。
四、了解英漢文化差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
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它的最終體現反映在能否準確、恰當和迅速地交流信息和感情。要實現某一門語言的交際能力的培養,就不可避免地要對使用這種語言的國家文化進行了解與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有責任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他們學會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要充分利用教材將中國文化和英美文化交織在一起的內容,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交際文化差異的教學。還可以請外籍教師把自己在中國親身體會到的跨文化交際障礙告訴學生,把中西文化的異同恰當地在教學中表現出來,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鑒賞力。
總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而英語學科中的素質教育又有著其自身的特點,教師應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讓學生通過多方面的語言實踐活動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從而培養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