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炎如
【摘要】文章主要從鞏固課上內容、提高學習效果;輕松娛樂中學習、靈活變通中進步;共同參與,協作共贏,共同進步;提高創新意識與表演意識;擴展知識面,提升音樂綜合素養等五個方面論證了“回課”在現代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回課;視唱練耳教學;素質教育;重要性
隨著我國對音樂教育重視程度的加強,特別是根據國家教育部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發展綱要》中“配齊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師,開足開好規定課程”的規定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全面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議題之一。而視唱練耳作為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是必不可少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提高視唱練耳教學的效果成為提高音樂素質的重要途徑。
以往的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大多只重視課堂上的“教”而忽視了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因而嚴重影響了視唱練耳課的教學效果。要想改善這一問題,必須以“回課”這一形式人手使學生們課下主動參與到其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的新課改要求得到充分體現。本文將從“回課”的重要性人手做以下幾點陳述。
一、“回課”能鞏固課上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回課”與一般音樂教學中的“回課”相同點在于都要求學生對課上內容進行回顧與反思,通過不斷努力和刻苦練習將上節課的內容及時反饋給老師的過程。但不同的是在掌握的基礎上必須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創編的形式將其重新演繹出來,而不是照本宣科的重復,這就是其區別于其他“回課”的特質。
通常情況下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僅課程安排較少而且間隔時間較長,且課上留給學生練習與消化的時間少之甚少,這對于新知識的鞏固十分不利,若不及時復習,難免造成新知識的遺忘,不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而“回課”這種新穎的形式則對傳統教學有很大的改善,因為它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完成復習,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主動參與進來,完成對課上內容的溫故知新,效果顯著。
另一方面,從教育心理學的記憶曲線原理中我們得知,人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直線下降趨勢。這就提醒我們,對新知識的及時鞏固和復習,可以使知識的記憶由暫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此記憶規律應用于視唱練耳“回課”中表現為,學生為了表現出好的音樂元素,就需要在課下對回課內容進行多次鞏固和重復,從而達到“回課”表演中的流暢自如。在此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反復復習所學知識,使得暫時記憶順利地轉變為長期記憶,最終提高了學習視唱練耳的效率,從而達到視唱練耳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回課”能帶動學生們在輕松娛樂中學習,靈活變通中進步
在視唱練耳教學形式中,“回課”作為視唱練耳課,課后教學的重要環節受到廣泛重視,使得“回課”的手法也逐漸豐富多彩起來。以表演作為“回課”的核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方式下完成學習,將“在玩中學”的時代觀念深入到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中,變傳統教育理念的灌輸方式為現代教育理念的娛樂方式。使學生在愉快歡樂的氛圍中找到學習視唱練耳的興趣,有了-興趣做老師,就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尋找知識。
此外,“回課”相對比較靈活,它要求學生將上課所學的理論知識用實踐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使知識不再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而是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對音樂表演專業同學來說,通過實踐,明確了如何處理聲樂作品及合唱中聲部配合問題,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樂器表現音樂情感,從而真正體會到視唱練耳課對于自己專業的幫助。與此同時使他們認識到視唱練耳課程的重要性,進而以更加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待視唱練耳這門音樂基礎課程。對學習作曲和音樂學的同學來說,通過“回課”中對音樂作品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音樂常識的了解及作曲手法的分析和應用,為其音樂創作、音樂分析和音樂史研究提供了實踐的機遇和平臺。
三、“回課”能使學生們共同參與,協作共贏、共同進步
首先,由于“回課”多以小組的形式呈現,這就要求學生們要有合作意識,只有團結小組所有成員來表現音樂,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盎卣n”使學生們在配合中不自覺地形成了團結合作的意識,有利于其身心發展。
其次,小組合作還要求大家必須共同出謀劃策,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揮對音樂的理解,使音樂更加充實有力。有時表現好的小組能帶動其他的小組,小組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利用人的比較心理促進每個小組不斷進步不斷突破,從而達到視唱練耳教學目標。
再次,學生們在集體練習中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大家的幫助下及時改正,從別人的身上學到優點,不斷完善自我。在“回課”這一集體形式的幫助下,學生們通過多次磨合與協作,在增強視唱練耳學習信心的同時也不斷改正缺點、突破自我,最終使每個個體在其中都能獲益。
最后,由于音樂多以多聲的形式呈現,因而演奏者之間的合作精神及協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多聲音樂中,主體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各種樂器在其中互相凸顯互相輔助,這樣才能產生和諧的音響。學生們在“回課”表演中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經過教師的不斷糾正使得學生對聲部強弱的控制以及整體音響效果的追求有進一步的提高。
四、“回課”能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與表演意識
從上述陳述中我們已知,“回課”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重新整合及編創的過程。老師在每節課上都會講到新知識點并進行隨堂練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上課的內容,老師根據知識點規定一個大致的范圍,即“回課”內容必須與老師規定的內容一致,在此基礎上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規定的內容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然而只有好的想法還是不夠的,學生們在完成編創以后最關鍵的是將自己的想法流暢自如地表演出來。很多同學在專業實踐上的機會很少,而“回課”可以使學生視唱練耳水平提高的同時提高表演能力,為自己的專業服務。
五,“回課”能擴展知識面,提升音樂綜合素養
在音樂學院,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們這樣的對話:“我是學鋼琴的,單簧管我不懂?!币粋€“我不懂”說明我們的學生發展不平衡、太畸形,只知道自己專業的知識,一提到自己專業以外的事情就不知所云。然而作為專業從事音樂專業的人才來說,對音樂范圍內的各學科理論知識及各種樂器特點應該有宏觀意義上的把握。而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平時與其他專業的同學溝通和合作的機會太少,而“回課”恰恰為他們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機會,從而逐步擴展學生們的知識面。
視唱練耳作為公共基礎課程是學音樂的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回課”,學生們在編創中必然要用到自己的樂器或作曲技術,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不同樂器或相同樂器用不同作曲法編排表現出來的截然不同的效果。與此同時,學生們在實踐中也逐漸發現每種樂器都有其適合表達的曲調和感情,這對于他們以后處理音樂作品有很大的幫助,提升了學生們的音樂綜合素養。特別是對于作曲的學生來說,他們除了理論課的學習,平時很少真正地接觸和感受這些樂器,因而對作曲的學生來說意義更大。這樣的形式真正達到了視唱練耳課的終極目標,一切為音樂表演、音樂分析及音樂創作服務。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鞏固課上內容、提高學習效果;輕松娛樂中學習、靈活變通中進步;共同參與、協作共贏、共同進步;提高創新意識與表演意識;擴展知識面、提升音樂綜合素養這五點是“回課”環節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重要性的體現,本文從這五個方面分別論述了“回課”環節在視唱練耳中的重要地位,從而論證了“回課”在視唱練耳教學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也提醒老師和學生要充分利用視唱練耳教學中“回課”的作用,更好服務于視唱練耳課及專業主課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