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基礎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一門必修基礎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鍛煉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在這門課程中,學生通過基本色彩理論的學習和寫生技法的聯系,用色彩去塑造形體,塑造空間,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力。為將來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習提供堅實的色彩基礎,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因此,如何更好地進行色彩基礎教學,提高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討的話題。本文結合本人的任教經驗,提出幾點關于色彩基礎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色彩基礎 ;教學;藝術設計;基礎課
一、 色彩基礎教學概述
色彩是設計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就像一種感情符號,傳達著設計者的思想和情緒,它也像一種旋律,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色彩基礎教學作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須選修的一門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培養學生色彩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現能力的主要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來才能更好地運用色彩進行設計表達。同時,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還提高了學生藝術審美修養和藝術審美判斷的能力,為設計專業學生建立美學基礎。傳統的色彩基礎教學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色彩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第二部分是靜物寫生。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基本繪畫技法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往往忽略了學生對色彩表現多樣性的思考和應用。而且長期的靜物基礎訓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這種教學方法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目標混亂,容易進入純繪畫的領地,無法將色彩基礎知識從繪畫過渡到設計。
近幾年,藝術設計專業的擴招與藝術教育的大眾化,使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大量增加。如何培養出合格的專業人才成為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色彩基礎課作為專業基礎課,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人結合近兩年的任教經驗,對色彩基礎課的教學提出一些新思考。在課堂練習中,不僅僅要鍛煉學生用色彩塑造形體和塑造空間的繪畫技法,還應該注重鍛煉學生在寫生過程中對色彩的觀察、歸納和表現的能力。引導學生從寫生色彩思維向設計色彩思維的轉變,并且在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色彩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中國傳統色彩的能力。
二、 鍛煉學生觀察、歸納、運用色彩的能力
在色彩基礎教學過程中,寫生訓練是很重要的一個練習內容。無論是靜物寫生還是風景寫生,都要以整體的觀察方法、表現方法進行鍛煉。在靜物寫生中,物體的造型、空間位置、材質和色彩都存在著很微妙的關系和豐富的變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經常提醒學生要用整體的方法去觀察事物,定位光源位置,觀察物體的明暗變化,以及這種明暗變化產生的色彩明度、冷暖變化。從中去把握個體與個體、個體與整體之間的色彩關系。色彩歸納則是在前面的觀察基礎上,對色彩進行提煉和概括,形成一種以某一色調為主的色彩關系。學生通過色彩的歸納,將原本繁復、雜亂的色彩關系整理成為簡約、有序和具有表現力的色彩關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色彩深層次的認識。色彩歸納并非將色彩單一化,而是通過感性的感知,結合理性的概括,將一些凌亂的色彩進行主觀化處理,并不影響畫面色彩的豐富性。在對色彩進行歸納之后還應注意鍛煉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對色彩進行概括、提煉和使用,創造出具有現代感、裝飾感、感染力和表現力的色彩畫面。鼓勵學生使用多種繪畫方式進行寫生表現。
三、 引導學生從寫生色彩到設計色彩的思維轉變
寫生色彩是一種直接的色彩表現方式,它追求色彩的豐富性、生動性和寫實性。要求用色彩將自然物象準確、生動并加以藝術的表現。注重的是對自然物象的直觀感受。了解在光的作用下,自然物象的形、色的關系,是對自然物象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三個色彩關系的探討和研究。寫生色彩具有真實性和再現性的特點,對物體的形體、質感和空間感進行塑造,能夠提高學生的色彩辨別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寫生色彩是我們認識色彩、表現色彩的源泉和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培養學生向設計色彩的思維轉變。設計色彩強調的是色彩運用的功能性、品質型、商品性和審美性等。設計色彩是根據商品設計的需要,具有說明商品功能信息的作用,同時也帶給消費者審美的享受。設計色彩主要運用于各種產品的設計或者各種應用設計表現中,如服裝設計、景觀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公共標示設計等范疇。同時,設計色彩還受到經濟、材料、社會文化等因素制約。藝術設計學生對于設計色彩的理解和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寫生色彩到設計色彩思維的轉化。引導學生將色彩歸納、抽象、主觀化,形成某種特定氣氛和效果的色彩表現。引導學生去發現和研究色彩的形式美法則、色彩的心理作用、象征性等,嘗試通過色彩去傳達情緒、感情與信息。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練習內容。在練習中,可以通過同一組靜物完成兩張不同的色彩表現方式的鍛煉。一張以寫生色彩為主,另一張以設計色彩思維進行表現。這樣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色彩思維進行轉變,并鍛煉學生色彩構思創新能力。
在很多教師的色彩基礎課中往往是比較重視學生的基礎訓練,而忽略了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設計色彩和寫生色彩不但在表現方式上存在差異,在用色思維上也有很多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轉變,使學生清楚傳統美術的色彩構圖和色彩的表現與設計的色彩構圖、設計色彩表現的異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色彩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感受兩種色彩思維的區別和聯系,在實踐中總結出經驗。
四、 注重中國色彩觀的教育,培養學生運用中國傳統色彩的能力
目前,在色彩基礎教學中,普遍都是采用西方的色彩理論知識和色彩表現技法。往往忽略了本國傳統特色色彩的教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具有深厚的色彩文化底蘊,例如色彩艷麗的敦煌莫高窟壁畫、色彩斑斕的唐三彩、典雅秀麗的宋瓷、明瓷和青瓷,還有各種極具民族特色的服飾色彩等。這些都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審美的體會。在高校的色彩基礎課中,應該適當地培養學生的中國色彩觀,鼓勵他們從歷史中、從生活中去了解中國色彩,去感受中國傳統色彩的魅力。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講解中國傳統的色彩理念、色彩規律和配色方法 。讓學生通過對傳統色彩文化的學習,更加了解中國傳統色彩的運用規律,并將其運用到現代化的設計中。中國傳統五色觀中赤、黃、青、黑和白,就是從萬紫千紅的自然界里歸納出來的色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魅力,還有中國的帝皇色彩、紡織品色彩等,這些顏色的搭配,都能夠為我們在現代設計中提供無限的靈感。在色彩基礎教學中注入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學習,可以通過案例的講解和色彩的提取、臨摹、創新等方法,使學生逐步了解和進行有序的練習,由淺到深去理解掌握中國傳統色彩的用色手法,并在教學中注重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培養學生運用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繼承和弘揚民族特色的色彩表現。
綜上所述,色彩基礎作為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它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基礎學習,還要引導學生由美術基礎向設計專業的過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基礎教學和創新引導對學生進行鍛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不僅要通過傳統的靜物寫生和風景寫生,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基礎技能,而且應該設置特定的練習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從美術思維向設計思維的轉變。同時,還應注重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注入,讓學生了解掌握中國傳統色彩觀,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色彩的審美感知。
參考文獻:
[1] (英)索斯馬茲,鄭塞塞譯.色彩基礎---英國設計基礎系列-W[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 李峰,鄧凌虹,鄧后平.色彩基礎[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3] 喬磊,蔡穎君.設計色彩[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12 .
[4] 李峰,鄧凌虹,鄧后平.色彩基礎[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5] 李瑋.設計色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李安娜,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