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摘要】當今時代,信息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大量的信息通過網(wǎng)絡、電視、報紙等各種多媒體工具快速傳播,識字能力在人們獲取信息的過程中顯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生啟蒙學習漢語階段,就要嚴格抓好識字能力教學,有效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小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年齡階段接收更多的外部信息,幫助學生為今后語文學習和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從兩個方面闡述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生識字興趣的相關(guān)理論,為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能力和識字興趣的教學實踐提出了相關(guān)的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識字興趣識字能力小學低年級情境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71-02 一、引言
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并不陌生,小學生關(guān)注動畫片、童話故事,通過這些有趣的家庭互動,學生在入學初始階段都多少有漢字語言的認知,但是對于入學后識字訓練單調(diào)而枯燥,很容易降低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這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師來說并不是好事,因此,將更多的注意力著重于如何高效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研究的必備任務。本文首先介紹了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生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的背景,然后闡述了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生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背景
根據(jù)當下新課標的要求,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2500左右個漢字,剛開始學習漢字往往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是由于識字教學單調(diào)、無味,語文教師往往使用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識字教育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生、家長、教師三方面積極主動地配合,筆者總結(jié)了當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能力的教學背景。
(1)從學生方面的角度考慮,低年級小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不完善,對于識字過程中的枯燥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同時自控力差導致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存在懈怠表現(xiàn)。
(2)從教師方面的角度考慮,低年級語文教師雖然關(guān)注小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但是對于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不夠全面,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在改革灌輸式教育的力度上缺乏一定的沖勁,這需要廣大低年級語文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
(3)從家長的角度考慮,低年級小學生處于語文啟蒙學習階段,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關(guān)心和幫助,也需要家長抽空負責監(jiān)督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漢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總結(jié)了以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基本教學策略,主要從課內(nèi)教學和課外情況兩個方面探討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1.從課內(nèi)教學方面考慮
(1)注重教授學生漢字識字規(guī)律,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由于漢語言是一門古老的語言,漢字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結(jié)晶,教師要善于教授小學生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多音字,還有的是通假字等等,通過教授學生一定的造字規(guī)律,教學生歸類識字。在識字過程中運用合適的方法,如:上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識字4》時,生字都是帶有蟲字旁的,并且很多都是形聲字,教學中可以將形聲字歸類認讀,并告訴學生帶蟲字旁的字大多都是昆蟲以及小型爬行動物等等,可以從課外尋找更多帶蟲字旁的字。既引起學生興趣,又減輕了學習的難度,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
(2)教學生多種識字方法,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如:上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時,可以告訴學生分類識字,先用猜謎語的方式認識生字如(人來小亭邊——停;太陽天天都出來——晶;月亮在旁邊——膀),在用形聲字認識“蛛,荷,坪,嘻”等生字,剩下“搖,蹲,籃”則可以利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進行拓展識字。改變課堂教學識字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游戲識字、編排順口溜、圖畫認字等方式來展開識字教學,變換教學方式往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啟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借助教學工具輔助識字教學,促進小學生識字的效率。小學語文教師除了平時單純地教授漢字外,還應當借助輔導性的教學工具展開識字教學,在課堂上展示做好的圖片、模型以及卡片,或者鼓勵學生與家長同做生字卡片,讓學生在課上課下利用模型和圖片加深對已學漢字的記憶,同時提高小學生識字的效率。
2.從課外識字方面考慮
(1)課外開展各種識字比賽和活動,利用課外時間達到識字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識字簡報”的展覽會、“認字比賽”的活動等調(diào)動小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學習階段完成新課標的識字要求。
(2)動員學生家長參與小學生識字教學,建立一個和諧互助的識字教學體系。除了教師教授學生識字教學外,還要定時定期與學生家長聯(lián)絡,要求家長與教師共同合作,督促小學生完成識字任務。
(3)強化小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評價模式,激發(fā)識字的積極性。小學生要在課下自我評價自己的識字水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根據(jù)自身情況確立識字的目的和識字的要求。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要想全面調(diào)動小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開發(fā)學生身邊的漢字學習資源,以便快捷高效地進行識字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助教學雙管齊下,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活動中學、情境中學,不斷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快樂識字,以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參考文獻:
[1]陶學忠.《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M].海潮出版社出版.
[2]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3]李元功,俞軍.《小學低年級新課程實施中語文識字教學的出路與困惑》[J]. 2005,5.
[4]張嘉瑋.《中小學教師心理素質(zhì)專題》[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