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從某種程度上講,老師的語言修養對教學效果及教學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同樣如此,合理的課堂語言可以啟發思維,指導學生高效、準確的完成訓練動作,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因此要注重體育課堂的語言藝術。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219-02 一、小學體育課堂中語言藝術的作用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小學體育課堂中語言藝術的作用:首先,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指導其掌握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課堂上,老師如果采用科學、準確的語言表達,可以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進行模仿,再充分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其次,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體育課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其團結協作能力,而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流暢、靈活的語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訓練要領,激發其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最后,改善教學質量。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但由于與學生溝通不暢,無法準確表達技術要點,導致學生對知識點一知半解,從而對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可見良好的語言藝術可有效促進知識的掌握,改善教學質量。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突出語言藝術
(一)采用啟發提示性語言
與相對單純的以思維活動的其它課程不同,體育課的實踐性非常突出,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通常是照著老師的樣子進行模仿練習,整個過程缺乏思考行為。因此老師要通過啟發性語言引導學生,理解訓練要點,并思考這些技術遵循哪些自然科學規律,讓學生認識到思考的重要性;進行技術講解時,有意識的讓學生產生“學以致用”的體會,促使其了解訓練目的;如果學生的動作不到位,則要通過準確的語言與肢體語言配合,點明錯誤的關鍵。課堂練習時,老師通過精煉、干脆的提示性語言提醒學生注意練習重點、練習方法、動作要領等,集中學生注意力,將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采用語言藝術啟發學生的思想活動,促使想與練的有機結合,以收獲更高的教學效率。
(二)注意語言的趣味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而體育老師要抓住其年齡特點,采用趣味性強的語言提高教學的表現力,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化抽象的體育理論知識為形象的肢體表達,使學生產生一種愉悅感,從而更加樂于接受老師所傳達的內容與信息,并且老師要通過趣味性的語言營造一個快樂課堂氛圍,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機對體育課的有效性產生決定性影響,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其學習熱情。此外,還要注意一點,即少兒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比較短暫,因此要求老師的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如果活動內容無法做到簡潔,則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編成兒歌口訣來代替,兒歌字數少且押韻,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例如“向右轉”的學習則可編成如下兒歌:“右腳跟,左腳尖,向右轉,手不搖,左腳向前靠。”再比如集合時為了保持整齊的隊形,可以與學生互相配合來進行兒歌對答,老師說:“大家比一比,看誰排得齊?”學生則齊聲回答:“我們排得齊,誰也不亂擠”。這種生動形象、節奏明快的兒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語言組織的科學性
教學語言是傳遞教學信息的主要載體,因此要求教學語言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尤其是對于競技特征的體育教學語言,由于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緊密,體育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更為突出。對于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還存在一定理解能力的障礙,因此體育老師在組織教學語言時要注意知識信息的準確傳達,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理論知識。而老師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就要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再將其它學科的知識融入到體育課程中,幫助學生加以理解。此外,還可以用總結歸納的方法將需要講解的語言進行“濃縮”,以達到強化學生記憶、補充知識點的教學效果。比如籃球的投籃動作就可以濃縮成七個字,即“一大、二小、三高跳”;而投擲鉛球的發力過程則可歸納為六個字,即“蹬、轉、送、挺、推、撥”。
(三)應用豐富的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包括眼神、表情、手勢、姿態等,體態語言是課堂教學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的有效輔助,對于書面語言甚少的體育課程來說,除了口頭語言,最重要的就是體態語言的表達,這也是與其它課程最為鮮明的區別。對于體育課程來說,“身”教重于“言”教一點不為過,體育老師干凈利落的示范動作,上課時熱情自信的精神狀態,均會對學生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使其喜歡上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用眼神將每個學生一一掃過,促使其思想集中,再進行重點技巧的講解,以保證每個學生可以看得清、聽得明;動作示范時通過移動位置、手勢等對學生加以提醒,以保證其“由身到心”;少數學生思想不集中時,則可用眼光稍作停頓,以示警醒,這種做法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起到了督促的作用,相比點名訓斥效果更好。在講解新的知識點時,如果學生動作完成標準,則可以用贊許的眼光對其進行表揚,一些動作不太到位的學生,則可以用期待、肯定的眼光鼓勵其繼續努力,增強其學習自信心,激發其鍛煉的積極性。此外,老師還要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藹的面容可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有助于師生關系的改進,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比如學習前滾翻時,老師可以始終守在墊子旁,當學生完成動作有困難時可以輕輕的幫助其“推、托”一下,即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安全感等。
總之,小學體育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其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對于廣大體育教師而言,要積極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通過高超的教學語言藝術打造一個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體育課應有的娛樂功能,感悟到體育課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景影.淺談小學體育課堂語言藝術[J].神州教育,2013(12)
[2]施紅波. 淺析小學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技巧[J].文理導航,2011(10)
[3]曾小曼. 淺論小學體育教師的語言藝術[J].考試周刊,2013(102)
[4]藺旭. 小學體育教學中語言的作用[J].新課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