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晗煒 王楠
在英國的中國男生們似乎不怎么欣賞西方姑娘的美,出國反而強化了他們的傳統觀念。與之相反,亞裔姑娘在英國很受歡迎,也更開放。
隨著中國留學生數量的激增,跨國婚戀在當下已經不再是新鮮話題了,但放眼望去,這些跨國戀人中,多數是中國姑娘牽手外國男友,和金發姑娘惺惺相惜的中國男生少之又少。
來倫敦半年時間,我只見到過一對亞裔男子和西方女生的組合,而那哥們兒是否來自中國還不得而知。中國小伙難道不喜歡英國妞嗎?說來也奇怪,《留學》走訪了幾個中國男生,他們幾乎都斬釘截鐵地對“外國女友”說“不”。
我不會找老外做女友
外國姑娘的美對于剛來倫敦求學不到半年的陳昱錕來說,不足掛齒。“夸張點說,外國姑娘就算長得再美,對我來說就像地球人看外星人,哪怕她很sexy,我不會找老外做女朋友的”。
高鼻梁深眼窩金發碧眼,這些特質自然而然地在歐美姑娘和陳昱錕這樣的中國小伙之間劃出了一條 “三八線”;再加以精致的妝容,得體的服裝配飾,讓不少中國學生尤其是男同學們望而卻步,產生了海市蜃樓般的距離感。
帶著眼鏡的陳昱錕雖然看上去斯文內斂,卻也掩飾不住他典型山東爺們兒的大男人情懷。他說西方女生很獨立,有時表達情感也很直接。而他卻唯獨愛東方姑娘的矜持內斂。“要是一個女孩來找我表白,我的第一感覺是挺靠不住的,女孩子就應該低調含蓄一些”。
雖然沒有對外國姑娘動過心思,但陳昱錕也有不少老外朋友。他總結出一個規律,國籍越往西走,gap(隔閡)就會越大。由于生活習慣,由于文化風俗,和西歐國家的同學,尤其是女同學總是找不出太多的共同語言。
和陳昱錕一樣,張偉也選擇了對外國女生說“NO”。英國姑娘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讓張偉覺得多多少少有些生硬,彼此的笑點也似乎在兩條平行線上。除了那些交流上的bug,外國姑娘身上的煙酒氣似乎也把張偉熏走了好遠。憑目測,絕大多數的西方姑娘都有抽煙喝酒的習慣。這些生活習慣對于不抽煙不喝酒的張偉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張偉坦言,他更喜歡東方女性,“如果有外國女生來追我,我會被嚇到的,我會當面直接拒絕,就像她們上課直接否定別人意見一樣”。
在倫敦讀碩士的美國姑娘Taylore有很多中國同學,但讓她困惑的是,有些中國男生熱衷于和她聊天卻不懂得選擇恰當的時間。而且中國男生觀念傳統,不但自己行為傳統,對于優秀女性的評判標準也以本分乖巧為首。
Taylore稱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中國男孩和任何西方女孩在一起,也許是因為西方男子表現得更自信,更幽默,說話的語音更溫和。她說這并不代表中國男生不具備這些優點,只是從中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與本地人交流很難如魚得水,尤其是和外國女生的交談,這樣的情況對于任何國籍的外國人來說,放之四海而皆準。
It depends. If he is good, then why not
比起中國男生的斬釘截鐵,外國女生反倒沒那么絕對。
正在讀Film and TV Master(電影電視專業研究生)的英國姑娘Monica有不少中國朋友。她說,中國學生相對都比較含蓄,并不熱衷于表達自己,就像在課堂上他們經常保持沉默一樣。那些中國小伙兒或許心里住著某個金發姑娘,卻不好意思說出口。在Monica看來,中國女孩并不介意去改變,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但中國男孩卻很傳統,雖然身在英國,但還會固守家鄉的習慣。甚至有時這種傳統的的影響不僅僅來自他們本身,而是來自家庭。
Monica讀本科時認識的一個羅馬尼亞姑娘,和一個中國男生相處了2年時間,兩人甜甜蜜蜜。可是到了畢業之際談婚論嫁之時,當兩個小年輕正在商量應該搬去中國還是移居羅馬尼亞的時候,中國男生的父母卻堅決不接受這段異國戀情,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寶貝兒子有可能移居羅馬尼亞的事實。于是這段曾被稱為佳話的戀情被迫告終。
據說,當初對于他們的感情,那姑娘的家人只有一個準則,無論去中國還是留在身邊,只要女兒開心幸福就好。
不過Monica也坦言,中國男生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做得一手好菜。不得不承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讓我們在這個把fish & chips譽為“國菜”的國度著實自豪了一把。Monica笑著說,如果某天有個中國男孩心儀于她,若對方很好,她很樂意接受。 “It depends. If he is good, then why not?”
中國男生的“No”和西方女生的“Depends”似乎暗示著,找個外國女友如此罕見的原因就在于中國男生身上,也許這兩個單詞便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最直接體現。
除了吃是我遷就他,生活其他方面都是他遷就我
和中國男生形成反差的是,不少海外留學的中國姑娘并不會因為國籍種族的差異而拒絕一段或許會充滿驚喜的感情。
巧的是,東方美女在這里似乎很受歡迎,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高大帥氣的金發男子身邊,依偎著一名黑發飄逸的亞裔女子。所謂的文化差異,交流障礙,在這樣的組合面前不知躲到了哪個角落。當然,即便這樣的國際組合走到了一起,也不僅僅是你情我愿這么簡單,畢竟人生前二十年的世界沒有任何交集,所以,相處之道甚為重要。
山西姑娘Alice,2013年從曼徹斯特大學的Architecture本科畢業后,順利進入UCL攻讀Urban Design碩士。她和英國小伙Michael在一起已經三年多了。說起他倆的初識,Alice說那真是個有趣的故事。當時Michael也在曼大,兩人第一次相識是在clubbing,Michael主動來聊天,一陣愉快的對話結束后就各尋自己的朋友去了。沒過幾分鐘,Alice又遇到他 ,便點頭微笑示意,誰知對方卻投來詫異冷漠的眼神。Alice心想,一定是剛才的聊天讓他很不喜歡我。直到后來又出現了一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伙,她才恍然大悟,后來碰到的竟是Michael的雙胞胎哥哥。自此之后,慢慢地,Alice和Michael便成了大家羨慕的一對。
Alice說兩人在一起一直沒有什么矛盾,唯獨一件事,吃!雖然來英中國留學生會深深愛上這里的歷史文化,但英國的食物不知已經被大家吐槽了多少次。Alice曾吃皮蛋回憶家鄉的味道,誰料Michael對這種“不明食物”卻無法忍受,為了顧全大局,Alice再也沒吃過皮蛋,還一臉幸福地說:“除了吃是我遷就他,生活其他方面都是他遷就我。”
兩人雖然甜甜蜜蜜,但生活卻相當獨立,一起分擔房租和生活開銷,而且正打算再開個銀行賬戶,每人存進相等數額作為“買菜基金”。即便逢年過節收到禮物,也會想辦法買等額的禮物再送回去。我問這樣不累嗎?Alice說這樣反而讓大家很輕松,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她說很多中國小情侶,開銷似乎都要男孩擔負,她甚至還遇到過男生替女生交學費的情況,這種中國式戀愛是Alice與Michael的詞典里永遠不會存在的詞條。
兩人感情如此穩固,Alice說因為Michael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他不喜歡英國女生的吵吵鬧鬧,而是喜歡中國女孩的安靜溫柔又不失靈動。她還記得第一次共進晚餐后,這個帥氣英國小伙輕吻了她的額頭,其實這在西方社交禮儀尤其是約會禮儀中并非夸張舉動 。但Michael事后卻和朋友抱怨了無數遍說自己這樣做太rude(莽撞),Alice笑了笑說:“如果他這個人還會出軌的話,我就真不相信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