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高中數學課后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好壞對高中數學整體教學和學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目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后作業的布置方面大多以試題的聯系為主,無法真正體現課后作業的價值。以2012年遼寧高考的一道考題為例,探索如何真正提高課后作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如何設計符合新課程理念和學生發展的作業的策略。在設計上力求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作業,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考題;例習題;作業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型課后作業在培養學生有效識記、解題技巧能力方面,可以說功不可沒,但很多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僅僅是以練習冊和練習卷的形式為主,而缺少教師自己的主觀性及針對性。
1.形式大多固定
目前的高中數學作業,教師一般按照知識的難易程度,對作業進行設計,這樣做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也符合學習訓練的規律,但為了讓學生達到熟練的程度,往往通過大量的強化練習來訓練解題技巧和解題能力,形式上采用固定的練習冊或者練習卷為主,并采用了大量練習的方式,學生在這樣的重復的練習中,沒了興趣,少了激情。
2.過程比較封閉
目前的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雖能得到到鍛煉和提高,但師生間、學生間的作用互動和合作探究的形式過于缺乏,作業存在封閉的問題。這與新課改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不相符,將學習活動僅限于簡單的接受、模仿和反復訓練等方式。
3.兩極趨向分化
高中數學作業在要求上存在一刀切的現象,規定所有學生在同一時間完成同一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這種以學有余力的學生為目標設計的作業往往使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承受,最終導致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二、問題的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學因素。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這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觀念,而且要是實際操作,落實到實踐教學中。為此,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提高教師使用教材的智慧和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嘗試創新,擺脫在形式及內容都大致相同的各類練習冊的束縛,重新回歸教材,重視教材的例題及課后題的再利用,使學生能真正感受到教材的價值。
三、問題的解決
教師對教材的開發利用,不是簡單的讓學生多做幾遍教材中的例習題,而是要求教師對教材中的例習題進行篩選、重組、改編及循環利用。
1.對于例習題的篩選
教師應該不能把教材上所有的例習題都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樣也不應該讓學生把所有的例習題都做幾遍,這樣,就需要教師對于教材上的例習題進行篩選,篩選例習題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需要多次比較、長時間的積累等等,更需要大家集體的力量。在篩選例習題時,最基本的要弄明白每道例習題的作用是什么,
是對知識點的鞏固、還是對知識點的延展等等,這樣,我們才能在篩選例習題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
2.對于例習題的重組
教師應該把篩選出來的例習題進行重組,使之有自己的設計在里面,使之更有合理性、有效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設計不同結構的作業,所有教師應結合自己學生的特點重組篩選出來的例習題。教師在重組例習題的時候,要對于其進行系統的分類,知識點直接應用、知識點的鞏固、知識點的延展等等,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補充。
3.對于例習題的改編
除了對于例習題的篩選、重組之外,還應對于例習題進行適當的改編,以符合各年級學生針對于高考的認識。高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接觸高中的相關知識,所以,不宜進行較難的改編,還應以鞏固知識為主,但多多少少要滲透高考的方向及難易程度,高
二年級的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已經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可以安排其合作研究,嘗試學生自己改編例題。對于高三學生的處理,就必須要緊密的貼近高考,也使他們的復習能逐漸的回歸教材、回歸大綱。
結合我們紅旗高中自己的學案,把我們想要研究的例習題通過我們自己的設計,在學案中體現出來,真正的做到以考綱為綱,以教材為本,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教材中的例習題。
總之,只有教師更新教育理念、系統鉆研教材、宏觀規劃課程資源、細化過程設計,才能發揮高中數學課后作業的真正價值。在作業設計中,教師不僅要鉆研教材,做好設計,關注作業的趣味性、有效性,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作業的層次性、實踐性,讓高中數學脫離枯燥的練習,量少而精,優質優量,使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實踐意識等素養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數學雙基的能力。
參考文獻:
湯泰俊.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和做
法.數學教學通訊,2013(12).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