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摘 要:職工群眾是工會的主體,工會又是為職工群眾謀利益的代表,工會工作具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先天優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不動搖,扎實做好職工群眾工作,是現今擺在各級工會組織面前的問題。為保障企業長治久安,工會應充分發揮其優勢,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切實的為企業職工辦實事、辦好事。
關鍵詞:職工群眾;工會;群眾路線;企業
在黨的一切工作中都應當遵循群眾路線這一基本路線。工會是代表廣大職工的組織,也是能代表廣大職工參與國家事務、經濟事務和社會事務的組織,企業工會組織應充分發揮其優勢,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為企業的蓬勃發展增添動力。
一、密切聯系群眾對于做好工會工作的意義
(一)工會存在的客觀基礎是密切聯系群眾。馬克思主義充分闡述了工會本質,其中密切聯系群眾是工會本質的核心。縱觀世界各國的工會歷史,工會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工人群眾的自身利益。工會運動是工人階級的群眾性運動,工人階級隊伍的不斷壯大,促使工會組織的不斷壯大,多數工人群眾自愿參加成為工會發展源源不竭的動力。中國工會的發展亦是如此。
(二)工會組織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體制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社會結構在不斷的變動,利益格局在時時的進行調整,職工群眾內部的結構、利益分配方式、就業方式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工人階級中青年職工成為中堅力量,這導致工會工作更加復雜化;社會思潮蓬勃發展,職工的思想在快速的變化著,其獨立性、差異性、多變性在明顯的增強,職工對于維護自身權益、實現自身價值的呼聲越來越高,對于民主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的發揮工會作用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問題。首先,工會干部應深入到職工隊伍中間去,立足于實際,了解真實情況,及時的掌握職工最根本的訴求,并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讓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工會是他們的依靠,是為其著想的組織,這樣才能讓工會組織在職工群眾中得到普遍認可,讓工會覆蓋到廣大職工身邊。在群眾中奠定了工會的基礎就能促使工會組織的發展壯大,就會有源源不竭的源泉不斷匯聚到工會發展的洪流中。
(三)工會工作發展創新的根本途徑是密切聯系群眾。職工群眾是最具智慧的群體,向這個智慧群體學習則是更加明智的行為。密切聯系群眾工作做得好,才能得到最廣大職工群眾的支持。在工會工作經常發生的一些矛盾和沖突,根本原因在于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沒有做好。工會工作若是想發展創新就需要借鑒職工群眾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好經驗好辦法。工會工作者通過深入到基層,虛心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及建議,將自己與群眾緊密的聯系到一起,與群眾拉近關系,增進感情,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了解職工的需求,愿望、創造精神和實踐經驗,推動工會工作發展創新的開展,使得工會工作的思路不斷擴寬,工作方法不斷創新、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四)密切聯系群眾能夠使工會工作者很好的把握工會的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與其他形形色色發展觀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對于工會來說,對職工群眾的態度如何,如何處理與職工群眾的關系,反映了工會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的觀點和立場。工會只有在具有很高威望的前提下,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團結一切力量,率領廣大職工群眾完成各項任務。這種力量來自于工會切實為職工說話辦事,工會成為職工精神上和現實中的依賴。
(五)工會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就必須得密切聯系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強調,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如若不能發揮職工群眾的創造性,“中國夢”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如同沒有動力的火車。通過密切聯系群眾的方式,讓職工認識到工會是職工強有力的依靠,工會干部是值得信賴的親人,這樣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護和調動職工群眾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激發職工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鞏固他們的主體地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突出的貢獻。
二、為密切聯系群眾,工會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密切聯系群眾,工會應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組織的活力。工會組織是黨領導下,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維護職工利益的代表,要想凝聚職工、吸引職工,就必須堅持“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和一切方便職工、一切依靠職工、一切為了職工、一切服務于職工”的工作原則,依據《工會法》和《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具體實際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意愿,獨立自主地展開工作。突出工會委員會的作用,建立健全工會民主制度,完善民主選舉制度,切實做到工會會務公開,推進群眾監督工作。在企業中工會積極引導開展科技創新、經濟技術創新等競賽活動,活動盡力做到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內容新穎,活動內容針對企業發展需求,具有實效性。并多多開展企業職工喜聞樂見的問題活動,如職工的棋類、牌類、球類比賽等,豐富職工生活,強健職工體魄、愉悅職工身心,全面提高職工素養。如此提高工會的活力,避免了單調、乏味的工作方式、將企業工會建成作用明顯、組織健全、工作規范、維權到位、群眾信賴的民主型、安全型、文明型、溫暖型的新型工會。
(二)為密切聯系群眾,工會應切實改變工作方式和活動形式。工會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工會工作的開展應盡量避免行政化機關化的工作方式,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精簡會議和文件。改變傳統的以評比、競賽、達標、表彰等形式來促進工會工作開展的方式。避免為了貫徹會議而開會,以文件形式來傳達文件精神。將工作重心放在基層,深入群眾當中,旨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放在理論政策研究源頭參與上來;放在依法維權、科學維權上來。將職工當做親人,在不違反法律和原則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合理的滿足他們的訴求,幫助他們解決在生產、生活上出現的各種問題,使他們從內心深入真正感受到工會的溫暖,工會是他們最重要的依靠。
(三)為密切聯系群眾,工會應該轉變工會干部的工作作風。工會干部的形象反映了一個工會的形象,干部是否與職工群眾親疏冷熱反映了工會是否與群眾離心離德。工會干部要講政治、講政治的核心問題就是對職工群眾的態度問題,與職工群眾的關系問題。工會工作最基本要做到密切聯系去職工群眾的感情。只有與職工群眾關系密切,工會干部才能與群眾齊心協力,手挽手、心連心,解決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工會干部要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主義的作風,杜絕不良風氣的滋生。工會干部應多多深入基層,到工會工作開展薄弱的地方去,密切職工感情,了解職工的訴求,實實在在的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贏得職工的信賴和支持。盡最大努力為群眾謀福利、爭取職工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四)為密切聯系群眾,工會應該結合日常工作實際,力求創新。工會工作雖然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變數,新時期更是需要立足于企業實際,有針對性對工會工作模型進行創新,如此才能更好的使工會有所作為,體現工會的生命力。在企業發展平穩時期,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賽事活動,以活躍企業工作氛圍,提升職工群眾生活質量為目的,提振企業精神。在企業發展遇到挫折時,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競賽和宣教活動,如節支降耗競賽、創新爭效等各類優質活動,從而營造企業成為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的積極氛圍。再者,越是在企業困難時期,就越要注意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積極、耐心的聽取職工訴求,解決他們的問題,及時為職工排憂解難,切實做到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企業穩定。
參考文獻:
[1]蘇文帥 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是做好工會工作的基本條件 工會博覽 2013(21)
[2]梁小瑞 落實群眾路線,做好工會工作 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