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濤
一、教學內容
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十七課“看醫生”。
課前思考:
“看醫生”對于學生來講是很熟悉的生活體驗,選取本課作為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再現看醫生的情景,掌握相關的繪畫知識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學會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進行繪畫。
(2)學會構圖和適當添加背景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
(2)嘗試不同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活動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
(2)培養學生對兒童美術作品的欣賞、評述的能力。
(3)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增強健康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學習學會根據觀察、回憶,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表情、動作,進行大膽繪畫。
難點:引導學生用大膽的表現方式去把握畫面的整體感,最保持學生個性。
四、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醫藥箱、教具、教學課件、示范作品、Ipad。
學具準備:沙畫紙、刮畫紙、刮畫木棒、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1.認識醫療工具
導入:鄭老師今天帶來一個百寶箱,里面有很多的寶貝,大家想不想看?
師:那誰會經常使用這些工具呢?
師總結:這些工具是醫生給病人看病時經常使用的,那現在鄭醫生就要給同學們看病了,(教師邊說邊拿KT板噴繪注射器的走進學生)誰想打一針?
生答。
師:針不能隨便打,病不能隨便看,如果生病了,可一定要到醫院去看醫生。(板書課題:看醫生)
2.欣賞真人看病視頻
師:說到看醫生,這里還真來了一位生病的小朋友,他生了什么病呢?誰來猜猜?
生答。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講究飲食衛生和飲食安全,不然生了病就要到醫院去看醫生了。
3.欣賞小朋友的范畫
師:那如果我們把自己到醫院去看醫生的故事畫下來,那是什么樣子呢?
(1)分解觀察——逐個分析講解范畫在表情、動作、背景和構圖方面的特點
第一步:欣賞學生作品“發燒打針”。
師:這個小朋友生了什么病?
師:是的,這個小朋友感冒發燒了,你覺得他難受嗎?你是怎么看出來呢?誰來說一說?
生答。
師: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從這位小朋友的表情我們可以看出她很難受!這讓我想到了那位肚子疼的小朋友的表情,他皺著眉頭,痛苦地張著嘴巴,旁邊還有一位戴著口罩和藹可親的醫生阿姨。(邊說邊范畫醫生阿姨的面部表情)
第二步:欣賞學生作品“腿疼”
師:從這幅畫中你能看出這位小朋友哪里生病了?誰來說一說這位小朋友的動作,誰再來說一說醫生的動作?
生答。
師:還記得肚子疼的那個小朋友的動作嗎?彎著腰,用手捂住肚子,坐在椅子上,醫生阿姨戴著聽診器坐在他旁邊上,仔細、認真地幫他檢查。(邊說邊范畫——病人和醫生動作)
第三步:欣賞學生作品“看眼睛”
師:請欣賞第三幅畫,你能看出這位小朋友生了什么病嗎?
生答。
師:從這幅畫中我們很難看出這位小朋友生了什么病!那如
果給這幅畫施加魔法呢!變!(點擊課件)那現在呢?
生答。
師:畫畫的時候,畫出人物背后的東西非常的重要,這些畫出來的東西,在美術中就叫做——背景。同學們覺得老師這幅畫可以添加什么背景呢?
生說,師畫。
(2)“看牙醫”作品比較
師:同學們請看下面兩幅畫,你喜歡哪一幅?
生答。
教師從表情、動作、背景、構圖方面總結繪畫技巧并板書。
(3)欣賞學生范畫
師:我們再來欣賞幾幅小朋友的畫,這幾幅作品中,給你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幅?
4.學生作畫
(1)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小朋友畫的“感冒發燒”“看腿疼”等等看醫生的故事,如果讓你畫自己看醫生的故事,你想畫什么呢?
生說并表演。
師總結: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看醫生的故事,相信同學們一定都能畫得很精彩!
師:我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兩種畫畫用的紙,一種是沙畫紙,一種是刮畫紙!教師實物投影儀示范。
課件出示作畫的要求:
①用所給材料繪畫,畫出自己看醫生的故事。
②人物畫大、畫出人物的動作、表情和背景。
(2)Ipad指導評價
①學生作畫的時候,教師巡視指導,用Ipad拍攝。
②匯報評價: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適時總結。
(3)剛才同學們在畫畫的時候,老師用Ipad把大家快樂的時刻拍了下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4)總結:透過一張張生動的畫面,大家都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學習。這節課你們快樂嗎?讓我們用相機拍下這快樂的時刻吧!
六、結束本課
課堂結束,老師祝福同學們健康每一天,快樂每一天!
編輯 劉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