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愛琴
農村的英語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大部分學生的興趣與自信隨著年級的增高在逐漸遞減,到了初中有的任由老師磨破嘴皮子也難見成效。
一、取舍和調整——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
法寶
新課標對教材的使用也提出了一些相關的要求,就是“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靈活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對于教材的取舍與調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1.要敢于對教材進行取舍和調整
一提到教材,大家就認為教材就是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前是受條件限制我們也很少找到更多的英語資源,多數依靠手頭的教科書或簡單的實物、圖片進行教學,教材是單一的。教師對于手中的教材要敢于挑戰,敢于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取舍和調整。
2.要善于取舍和調整
我想這里教材的開發者不是指參與教材的編寫,而是指對教材進行整合,即在充分研究和了解教材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做一些內容的調整和方法的改變。
(1)順序
根據自己所在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加以調整。如學校舉辦運動會或什么別的活動,我們就可以打亂課本內容順序,把這方面的學習內容結合教材來進行提前學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難易度
教師安排教學重點、難點不應單純機械地以課本中的重點、難點或教參中的內容為準,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而重新合理安排。如果學生水平高,則原定的重點、難點要作適當的變動或減少,但要注意深化、擴大。
(3)內容
教材的內容在編寫上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的空間比較大,特別是英語教學,它的彈性、選擇性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在不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情況下,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刪減、重組、改編,使教材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4)方法
教材是死的,而教法卻是活的。新教材中推薦和建議的許多方法也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作變化。
(5)時代性
從另外的角度來講,教材無論怎樣更新,都已經是舊的知識,總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最新步伐。教師在整合教材內容時還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等各個方面密切聯系,體
現其時代性。
二、在教材的使用中還應根據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與延伸
拓展與教學有關的英語詞匯,教到同一內容的知識,拓展一些相同內容的詞匯,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詞匯積累。拓展與教學有關的中外文化,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能很好地發展他們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