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對于一般的高中學科來說,復習都是一個復雜又艱難的教學項目。尤其是像語文這樣沒有固定模式和范圍的開放性科目,實現有效率的復習更是困難重重。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對教學方法的優化與革新,高中語文的教育也開始被重視起來。經過改革,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復習方式,通過學生的性格特點規劃出合理有效的復習方式,通過有技巧性的復習來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關鍵詞:高中語文;復習方式;技巧;方法
一、開展心理干預,放下思想負擔,提高語文復習的積極性。
人們都知道高中生的學習壓力特別大,尤其是當學生面臨考試的時候,不但有身體上的折磨,還有心理上的壓力。在我國,由于實行高考制度,所以,高中生的課余時間少之又少,生活節奏較快。為了取得好的期末成績,絕大多數教師都會采用傳統的復習方式“題海“戰術,學生從早到晚只是機械性地去學習。在考試即將來臨之際,教師都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學生每天都是重復著同樣的生活,有些同學對此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更有些同學則疲憊不堪,當教師講解知識點時,學生甚至會累到睡著,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進而導致“欲速則不達”的現象。所以,針對語文復習,教師應該科學地規劃一個復習方案,既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態又能夠讓學生的期末成績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此期間,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思想變化,對那些思想消極低靡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思想教育,勸說他們放松身心,輕裝上陣,從而讓學生振奮精神。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小事去影響學生,讓學生懂得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不要太注重結果,只要自己真正的努力過,沒有辜負自己就好。教師要學著鼓勵學生,讓學生放棄消極和自卑,放下沉重的包袱,用心地去感受語文、復習語文,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與潛能。
二、科學安排時間,強化記憶技巧,提高語文復習效率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拼的不是學習時間的長短,而是效率的高低。在高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會出現高投入、低回報的現象,這就是不科學的安排時間、學習盲目的表現。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復習時應該通過技巧性的記憶、科學地安排時間。所以,教師安排復習時,要將語文內容分為幾個模塊,然后根據這幾個模塊的重要程度來科學地分配時間,并進行有先后、有主次的考前復習,同時教師應該科學地計算各輪次復習之間的時間間隔,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力,避免浪費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而且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技巧,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報紙、書刊上找一些加深記憶的方法,例如:聯想記憶法、框架記憶法等一些方法來加深印象,從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多方搜集資料,查漏補缺,提高語文復習的條理性
語文是一個比較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學科,不是一朝一夕的學習就能看到成效的,因此,語文要注意平時的日積月累。在復習之前,教師要從各種報紙、雜志、網絡等多方面收集一些有關近年來的考試資料。同時,教師從這些資料中挑選出比較重點的,考試出現頻率高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講解。除此之外,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對這些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深化和變換,做到查漏補缺。例如:利用板塊來細化漢子、造句仿寫、改錯、成語解釋等等,通過這些模塊將語文知識構成一個條理性的知識網絡,從而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的復習過程中,不要盲目地去復習,教師要學會開導學生放松身心,為學生科學地安排時間,通過查漏補缺來進行復習任務,讓學生掌握復習的技巧,從而實現優化復習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劉麗楠.淺議怎樣搞好高中語文總復習[J].中小學電教:下,201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