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霞
【摘要】構建起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革中的基礎,也是新課改實施和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人和人之間的心靈交流,也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與關愛的結果。構建起新型、和諧的關系是教育改革的現實需求,也是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目標是否可實現的問題。本文結合當前課改的新背景,對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和諧關系;師生關系;構建
前言
師生關系指的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教育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實現教育功能的基礎,更是優質教育的保證。良好的師生關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單單是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可對教師產生影響,讓教學保持一種高度負責及快樂的心情。
1師生關系所存在的問題
1.1教育方法不得當
新時代的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更具有自己的特點,也更喜歡依照自己的意愿來做事,希望教師教師可以真誠以待。所以教師無視學生感受的教學方法是不對的,很多教學會運用不正確的方法,例如諷刺、主觀判斷等等,而這些都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1.2興趣及愛好的差異性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學也在不斷進步,學生對所有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非???。學生都希望教師可以不斷去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不斷去開發他們的思維,向他們及時介紹新學科。但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去往往忽視了這點內容,過于單一講述課堂上的知識,而不能在課堂或課后的時候與學生去討論他們的感興趣的話題。
2重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途徑
2.1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觀念
教師應轉變觀念。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位置。教師要從原有的“領導”角色轉變成一個幫助者,讓學生在學習困難時扮演一個幫助學生的角色而非指揮者。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空間進行學習。教師要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有自己來完成大量工作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應該保持一種平等的關系。其次,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隱私。給學生更多的權利,例如,當學生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時,教師應該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且,教師還要熱愛學生,愛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應該容忍和理解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不急躁,更寬容,少批評學生。
學生也需要轉變觀念。首先,學生必須轉變觀念,他們要適應當前的教學方法,知道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增加對學生的興趣。但實際上,很多教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在上課前沒有預習的習慣,更沒有去完成作業與練習的主動性。因此,當學生有問題時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但不能讓教師安排所有的內容。學生要按時完成作業并做好預習的工作。其次學生不能“怕”老師,學生應該尊重老師,把老師看成朋友。
2.2改變教學方法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由許多不同的因素的影響。教學方法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應該改變教學方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受限制的,雖占有主導地位但多數是被動型的。學生沒有自由的空間去獨立思考問題。很多老師只是一味要求學生做大量的練習,一遍又一遍。學生不能在所有敞開自己的胸懷。而所有這些都是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要濃度去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
首先,我們應該改變教學地點范圍。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和學生都在教室里上課。而課室真的課堂教學的獨特的地方?我其實不然,教師可以要教室教會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但是也可以花一些時間帶學生走出教室。當學生們走出教室,他們將有更多的想象力,會變得更加豁達。教師和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中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其次,改變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改革之前,在課堂教學上,往往方法非常單一,且一成不變的。以英語課為例,當英語老師教新單詞,大部分教師會選擇閱讀,讓學生讀幾遍后再由老師糾正、訂正。這樣,老師會很累,且大部分學生不可能記住所有的單詞。當學生和老師一起閱讀后,他們知道如何發音,但當他們在課后卻常常會不記得如何發音或讀錯。于是,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上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英語教師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打開學生的心靈,開發他們的創造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果在英文對話中,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與自身情況相結合,制定一個新的對話。當學生再進行教學活動時,英語老師應該和學生共同完成。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接近他們的英語教師,與老師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
再次,要提高座位的安排。許多教師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改變自己的座位,甚至有的班級一個學期下來都保持同一個位置。一般來說,學生只會和自己前后或是同桌保持良好的關系,卻無法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定期換座位,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不同的同學接觸。這種方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相處輕松的環境。
最后,教師應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的調整不同科目課內容。教師應該增加一些文化內容的學習,因為它不僅讓學生從課堂學習更多的知識,也改變沉悶的課堂環境,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2.3學校的管理模式的轉變
學校應給予教師更多的自由,讓他們可以控制并設計自己的課堂。讓老師有更多的權利來管理自身的教學工作。比如教師應該有取決定學生應該完成什么樣的家庭作業,作業的的多少等。同時學校也要選擇一些素質高的教師,同時在每年評定時對教師做出考核,提升教師的質量。
3.結束語
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教師應該比別人有更高的道德標準,同時,學生也要學會去要尊重和信任自己的老師,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由此可見,教師在教育的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用細心、愛心、耐心去打動學生,讓學??梢猿蔀閷W生的的樂園。就像一棵成長一樣,除了本身的光合作用以外,還要有合適的土壤、陽光、雨水,希望新型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除了教育者的努力外,還可得能學生與家長的理解,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這也是所有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標,更是構建起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邱秀芳.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J].教育探索,2012(1):127-128
[2]陳英妮.構建農村中學和諧師生關系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197-198
[3]史長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五要”[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4(4):25-26
[4]黃寶權.論自組織理論視野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4):期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