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德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已經成為擺在眾多教師面前的首要難題。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參與者,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都會忽視了。為此,我們必須盡快改變這種現狀,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盡快建立一種互動交流的教學模式,全面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互動交流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對其展開深入、細致的分析,就如何真正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與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互動交流模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1 引言
大量的教學實驗告訴我們,有效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僅有助于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實現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很難長時間將興趣保持在同一事物上,對于語文學習自然也是如此。為此,對于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尤其是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老師們而言,更要尤其注意。
2 互動交流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要想真正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與交流,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2.1教師要樹立先進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理念
俗話說得好: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動的先導。要想盡快實現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互動與交流,教師首先要樹立起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交流與互動對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活動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作用與積極意義。為此,教師要力求做到:
第一,正確解讀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內涵與本質,進而以此為基礎,全面指導教育教學活動;
第二,盡快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絕對的主宰者,學生們往往只能夠跟隨者教師的思路和方式去被動地接受各種知識。我們不能否認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往往被忽視了。為此,教師要盡快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從教育教學活動的絕對支配者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和領路人,為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應有的積極效用。
2.2在情境教學中實現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交流與互動
情境教學就是指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既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進來,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例如,在進行《理想》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拋出這樣的問題:大家有沒有理想呢?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怎樣才能實現理想呢?緊接著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就討論和思考的結果進行交流與分享,之后由教師進行綜合點評,并最終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事實上,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能讓中學生們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課本的相關內容,同時也有助于互動交流教學模式的實現。
但是,在進行問題情境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問題的提出要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既定的教學目標;
第二,問題的提出要符合初中學生的心智發展特點,避免“夠不著”或者“吃不飽”現象的出現,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第三,問題提出以后,給予初中學生足夠多的、自由的想象空間,尤其不要純粹用對與錯去評價學生們給出的答案;
第四,在學生探討與爭論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時的、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并在討論結束之后,做出有針對性的點評,引出教學內容。
2.3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交流的實現
一般來說,人只有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對于初中的學生們而言,自然也是如此。為此,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明確學生只有在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為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注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相關的教學實驗表明,在輕松、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而問題的提出無疑說明了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參與。為此,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在教學中放下教師的架子,真正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魅力,而不是因為教師這種身份而害怕。只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為自主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4合理的評價機制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互動交流的實現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非常在乎教師對于他們的評價,或者直接可以說是他們更加期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認可。為此,我們一定要盡快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機制,而不是單單以某一次考試的成績或者說是某一堂課的表現情況來作出對一個學生的終極評價。
事實上,合理的評價機制應該是過程性的,而非終結性的,即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注意觀察,注意捕捉學生的進步,哪怕只是極為細小的進步,只要是學生經過努力之后才獲取的,教師就應該做出恰當的評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給予學生同樣的關注,不要區分所謂的“優等生”和“差等生”,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水平,一視同仁。
3 結語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互動交流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為此,對于眾多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們來說,一定要盡快樹立先進的語文教育教學理念,進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和途徑不斷去實施、去踐行,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主動參與、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們真正成為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主人,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互動交流模式的積極效用,才能為全面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敏賢,韓蔚.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
[2]陳云彩.互動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76
[3]陳麗萍.交流與合作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4]莫云.平臺互動課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
[5]金曉.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