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 要]良好的誦讀習慣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素質,也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后輔導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誦讀習慣,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探索出與小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誦讀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的誦讀能力與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誦讀習慣;誦讀興趣;分析鑒賞;質疑
良好的誦讀習慣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素質,也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誦讀習慣和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誦讀能夠達到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效果。但是長期以來,有些教師會在誦讀學習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思想,學生的誦讀缺少生動性與實踐性。因此,為了開闊學生眼界,充實他們大腦,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
一、培養小學生的誦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形成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興趣具有奇特的力量,它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力,使學生能夠自己獨立思考問題進而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使學生對誦讀充滿興趣,進一步才有可能做到提升閱讀能力的效果。
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喜好,向學生推薦適合誦讀的書籍讀物,給學生提供誦讀文字的時間。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充分誦讀、合理誦讀,更加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朗誦、閱讀水平。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很容易就形成“跟風”的效果,即一個同學誦讀就很容易會帶動周圍其他同學誦讀,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個特點,營造良好的班級誦讀氣氛,加快小學生自身誦讀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文字分析鑒賞的習慣
學生誦讀的過程也是對文章欣賞和學習的過程,在培養學生良好誦讀習慣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文字的分析鑒賞能力的培養。在進行詞語、句子的分析鑒賞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分析鑒賞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加強他們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進而加強對語文文字閱讀的興趣?,F在的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錄了很多大家的作品,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林?!返鹊?,其中的美文佳句不勝枚舉。教師就要與學生們一起走近名人名家,去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比如,在老舍先生的《林?!芬晃睦镉羞@樣一句話:“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痹谶@句話里面,作者顯然是運用了修辭手法,那么在課堂上教師就要帶著學生一起去思考具體是怎樣的修辭手法,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手法描寫,這樣運用有什么好處等問題。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消化課文內容,能體會到文章之美,增加誦讀的樂趣,進而真正達到提升誦讀水平的效果。
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誦讀水平和能力,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學生誦讀習慣的培養,有賴于教師的引導,需要教師有極大的熱心與耐心與學生一起在日常課程、課余學習中加強誦讀訓練,提升誦讀興趣。
三、鼓勵學生在誦讀中學會質疑
在評價誦讀能力的標準中,能夠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是很重要的。曾經有一位教師講到《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時,就有學生問在課文里為什么蝙蝠是“撞”的,卻不是“碰”的,還有就是“課文里講蝙蝠的眼睛不像人的眼睛一樣可以看到東西,那為什么還要長眼睛呢”等等。對于類似于這樣的問題,教師最好不要直接回答,應該以引導學生自問自答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并最終得到答案。而對于有疑問的學生,教師一定要采取鼓勵的態度,因為疑問就說明他有過對問題的思考,需要教師來引導解疑。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誦讀習慣,教師一定要以小學生為出發點,以小學生為中心,了解小學生的誦讀方式方法,在了解的基礎上激勵小學生熱愛誦讀,提高誦讀的興趣,再傳授給他們正確的誦讀方法。這樣一來,不但能加強小學生的誦讀能力,而且還會為以后的學習道路鋪墊良好的基石,有助于學生日后自身的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也真正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前進。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