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晶星
摘 要: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對從事外貿工作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提高外貿易工作人員的素養和專業技能,提高《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質量勢在必行。本文筆者在分析當前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豐富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等方面對完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環節的對策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 課堂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70-01
《國際貿易實務》是中職學校商貿類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從事對外貿易工作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集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而當前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從而導致這門課程在實際的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弊端,嚴重影響了這門課程的實際應用。下面,筆者根據自身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當前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興趣
雖然教學改革一直都在實施中,但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是教師單方向的“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大部分也是被動式的被老師“趕鴨子上架”點名發言。這樣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缺乏興趣,甚至有時候都會產生畏懼和抵觸情緒。這就直接影響了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效果。
1.2 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應用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還要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走出教室,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學以致用。但是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控制著教學的節奏和步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理論知識的教授中,幾乎沒有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究、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在這樣的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中幾乎完全沒有互動交流的機會,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激發。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
1.3 教學內容不能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接軌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迅猛發展,在校所用的教材以及教學內容會因為經濟形勢的這種變化速度而變得落后,不能與時代的發展相互適應。例如,國際貿易單據處理方式隨著新的電子商務形勢的產生而改變。例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技術運用于貿易而使無紙化交易在國際貿易實際業務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全球經濟形勢的這些變化,不僅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精通電子報關等技術,但是這些需要學生具備的新的技能恰恰是我們教學內容中所欠缺的。
2 完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環節的對策
2.1 豐富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將計算機全仿真模擬實訓、掛圖、實物模型、多媒體技術等輔助教學的手段引入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課堂教學之中。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使得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形象,豐富了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節約了教師上課的時間,極大地增強了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集裝箱運輸時,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關于集裝箱的種類及規格等一些較為枯燥的記憶內容。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是用語言對這些知識進行羅列的描述,學生學習起來特別枯燥。為了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吸引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從互聯網上下載了各種集裝箱的圖片,還把在世界各地載有集裝箱的海運船只、汽車、火車的照片通過課件一一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種教學方式,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使得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形象而趣味,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2 案例教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在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是基礎,而案例教學則是理論教學的進一步深化。理論教學為學生的具體實踐提供了指導和理論依據,而案列教學則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進行實踐操作的具體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堂教學理論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相互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觀點,還能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這也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
例如,在學習使用CFR應注意的問題時,筆者就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探討,并讓學生在問題的探討中掌握教學內容。具體案例:我方CFR價格條件與客戶簽約成交某出口商品一批,合同規定保險由買方自理。我于10月1日凌晨2點裝船完畢,受載貨輪于當日下午起航,因10月1日為我國法定國慶假日,2日又是星期例假,未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3日上班時收到買方急電稱:該輪于2日下午4時遇難沉沒,貨物滅失,要求我賠償全部損失,我方是否該承擔責任?
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探討,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3 結語
總之,改變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提升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的效果不是一蹶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需要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中職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教師首先了解當前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與不足,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在豐富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培養中職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中職生能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參考文獻
[1] 廖萬紅.《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S2):240-241,256.
[2] 鐘燕.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實踐與改革初探[J].商場現代化,2010(25):226-227.
[3] 孫利平.中職《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改革探析[J].考試周刊,2010(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