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濤
【摘要】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大,當前高校越加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然而實際操作中,高校多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學生實施不力、感性大于理性,因此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探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改進測試,對于指導大學生良好就業,促進其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對策
隨著高校擴招規模的增加,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學生面臨就業難度加大難題,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及高校主義的重要課題。然而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系統性及科學性,大學生對職業生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掌握較少,導致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仍然面臨較大的問題。
1.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主要通過高校及大學生兩大主體體現,通過對高校教育、大學生實踐現狀進行分析觀察,能夠發現目前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
1.高校指導水平尚需提高,流于形式
高校是大學生就業教育及成才教育的導向型主體,肩負著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務。大學生職業規劃中人才培養目標模式、社會需求之間矛盾仍然為研究的重要課題,雖然近年來高校嚴格遵守國家政策,并進行了較大努力及有益的探索,然而其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研究缺乏,目前高校在理論、實踐的指導中存在失衡,或者重實踐、忽視理論,或者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導致實際操作大打折扣,效果甚微。目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中,較多高校指導體制、體系不完善,理論研究欠缺。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缺乏規范性及科學性,高校進行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多是統一進行,導致學生在實踐中缺乏個性化,學生只能了解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大概知識,而未能給予學生時效性、針對性的指導及教育。師資隊伍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課程設置缺乏實效性及系統性,學校缺乏職業測評、職業設計、職業指導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職業生涯規劃不能滿足實踐。
1.2大學生重視度不足、感性大于理性
大學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有助于實現大學生成功就業、科學規劃、創造輝煌的職業人生等,然而現實中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度較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較為單薄,目前較多學生并不明確知曉自我發展趨勢、自己潛力、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從事職業等,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并不能準確認識。大學生學業規劃較為模糊,人發展到不同階段,期刊職業生涯規劃一步相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模糊導致其學習態度不短、學習目標不明確,科學職業生涯規劃受到一定的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科學,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動態的,可受到較多的外界因素影響,大學生模糊的學業規劃及單薄的職業規劃導致其職業生涯過程出現不科學性。首先學生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趨勢等不了解,未能詳細分析,導致職業發展期望值過搞;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選擇兼職、考證等方法增加量的積累,然而其社會實踐針對性較差,同時具有盲目性;大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未能充分自我認識、認識外部環境變化等,導致其規劃過于理想化。
2.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影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針對性解決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2.1轉變觀念,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改變
市場經濟下,就業市場存在一些陋習,就業市場不規范,夾雜著金錢、權利及人際關系等,這可直接影響大學生對社會的評價,甚至個體價值取向的調整都可受到影響,學生職業理想動搖,因此高校需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的培養,需要明白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理念的體現,同時需要適應時代發展,建立系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
2.3提高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的指導水平
高校建立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隊伍,對于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滿足學生需求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需要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業務素質,熟知社會環境、專業前景、相關勞動人事制度等,同時教師需要培養強烈的責任感及事業心。在聘用教師時,教師需要挑選專業優秀、經驗豐富的教師,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
2.3大學生強化職業生涯意識,明確職業定位
大學生首先需要明確職業生涯規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職業生涯規劃,主動積極參與學校生涯輔導活動。大學生要善于了解環境、認識自己,善于運用各種資源,探索職業生涯,從而為生涯目標準出充分的準備,通過報紙、網絡、電視、家長、老師、同學等了解社會職業、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因素,從而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動態。要樹立明確的生涯目標,通過科學方法明確職業對策、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行動方案確定后,大學生需要將大目標分解為若干階段性目標,從而一步一步實現目標。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需要學生定期對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觀察,根據生涯行動方案本身及事實過程中做出調整,從而更加準確的定位自己,達成生涯目標。
結束語
職業生涯規劃為動態的發展過程,因此準確定位、合理的起點、科學的規劃等均為職業成功的要素,因此高校需要構建完善、靈活的職業生涯規劃系統,實現全方位、全程指導體系,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從而實現職業生涯的良好規劃。
參考文獻:
[1]劉詠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邵曉紅.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