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罡升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體育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對體育課程有全新的認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從而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下面對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具體分析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思想品德教育;結合
1.引言
在高校教育課程中,體育課程是對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不僅使學生強健了體魄、鍛煉了意志,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奉獻集體、不畏艱難、團結合作等高尚的品質,同時也使學生能夠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嚴謹的紀律意識等。因此,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是當前教育是首要任務,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去完成,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下面將簡述思想品德教育和體育教學相結合后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探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主要途徑。
2.闡述思想品德教育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主要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兩者相結合后形成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加強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學生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的高尚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體育教師首先必須要加強自己的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其次要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成為新世紀的高素質人才。
3.分析將思想道德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既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人格素質的過程。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不斷的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人格激勵,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了學生積極進取的態度和敢于吃苦的品質。
(2)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在體育教學中,足球課之類的體育項目,就需要團隊中的每個成員積極認真負責自己的任務,只有全體隊員共同配合才能獲得勝利。在類似于羽毛球團體賽之類的體育項目,每個隊員都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精神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高度責任感意識和團體協作意識,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
(3)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后,不僅時學生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的去面對學習,在面對困難時也能夠以頑強的意志去對待,還使學生的心胸更加豁達,承受能力更加強大,能夠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生活,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4)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認識: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意識到在成長過程中,身體素質是最重要的,提高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的基礎就是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只有不斷的進行體育鍛煉,終身鍛煉,才能強健體魄,從而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4.探析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1)提高教師思想道德水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是教師,體育教師的言談舉止、道德素質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必須要提高思想品德素質,才能在進行教學時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且需要以認真負責、熱情待人的教學態度來面對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同時給學生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感染,最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2)組織更加豐富的體育活動:教師應該組織更多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利用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將思想道德教育滲入到其中,使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同時又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
(3)建立合理的評價制度:培養學生不做溫室的花朵,要勇于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利用合理的評價制度,對積極加強體育鍛煉的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更加努力的參與體育活動,不僅鍛煉了身體,還使學生提高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不積極參與的學生進行懲戒,在不傷害學生人格尊嚴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改正錯誤,使學生能夠做到知錯就改,同時激勵學生能夠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5.總結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鍛煉意志、學習知識的階段,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對學生的健康發展重視起來,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思想觀念,組織更多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建立適合學生的體育懲戒教育制度,激發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興趣,使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體育的鍛煉習慣,從而使學生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安立寶.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年7期
[2]何靖.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