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娜
摘 要:新課標為教師在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建議,以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實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真正使學生做到學習音樂、喜愛音樂、選擇音樂、享受音樂。
關鍵詞:流行音樂 高中音樂 鑒賞 欣賞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248-01
音樂課堂的氣氛是否活躍,因素很多,但是關鍵是師生關系要融洽,教學語言要風趣幽默,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適合所教學生的層次,教學的方法多樣,教學思路的啟發引導性要強。
高中音樂課上課前可以先做個摸底調研,看看目前年齡段的學生比較喜歡什么類型的歌曲,喜歡那些歌手。然后結合要講解的內容,以學生最喜歡的又最符合課題的歌曲做例子。
比方講流行歌曲中的“中國風”,可以用周杰倫的《青花瓷》《菊花臺》《東風破》一類,可以講作曲中的曲風、樂器、編曲,作詞中的意境、用詞、押韻。(1)課堂開場可以先設問:大家喜歡什么歌曲?收集代表答案。(2)提問:誰是班上的歌神/麥霸/超女/快男?由大家推舉出幾位公認唱歌比較好的同學上臺演唱。最好是準備筆記本電腦,投影儀,音響等,如果有網絡,直接在線搜索歌曲伴奏。沒有網絡則讓同學自己提供歌曲(U盤,手機)。這個可能比較復雜。首先考慮到學生可能會放不開,可以事先和班上文藝骨干通好氣,讓他們帶頭上場打開氣氛。也可以自己先SHOW一下。然后設置評委,可以讓組長擔任。唱過之后打分點評。(3)言歸正傳,講流行音樂發展啊,分類啊什么的,這個要看你自己準備講什么課題了。(4)結合前面同學演唱,讓他們將自己演唱的,喜歡的歌曲比照課堂教學內容發言。(5)教師對發言評判總結,課程結束。(6)可以準備些小獎勵,將給課堂表現突出的同學。如榮譽:最佳演唱,最具人氣等。也可以酌情輔以物質獎勵:如學習用具,鑰匙扣等。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們參與的熱情。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電教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在音樂教學中精心布局、合理運用電教手段,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心感情,而且對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媒體的運用,突破了傳統的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地域上的限制,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手段。
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它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音樂課上,學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過對音樂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一堂優秀的音樂課便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上好一堂課,首先要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并且在課堂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進步和成功。具體方法:(1)真誠的贊揚,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仔細尋找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并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贊揚;尤其對于那些沉默的學生,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贊揚會讓他們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給你大大的驚喜。(2)中肯地分析:通過耐心細致又合理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么一個道理:也許別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強,但你卻在另一個方面要比他強。當學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準或其它原因而不敢開口唱歌時,要明確地告訴他,他在器樂演奏或節奏模仿等方面能夠超過別人,鼓勵他用其它音樂形式表現音樂,給學生增添勇氣,戰勝自卑。
流行音樂一般都是學生所愛好的音樂,假設是在課堂的話更能帶動同學在課堂上的氣氛,作為一個音樂委員的話,起一首好的歌曲,使同學更加活躍。對于流行音樂不能來者不拒,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怎樣引導,引導怎樣的歌曲進入課堂是關鍵。適合學生的流行音樂陸續出現在中小學音樂教材。現今國家教育正確的認識流行音樂,這一點很好。也努力在將流行的音樂的引入與傳統音樂的相互融合的進程。比如現在中小學的音樂教材中已經有收入了社會上的一些優秀的知名度高的流行音樂。這些歌曲的顯著的特點:是積極的愛國的。如果老師可以把握學生的喜好,把那些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適宜學生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并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作品推薦學生,讓他們自主從音樂中體會快樂,那不是一舉多得嗎?把好的流行音樂適當加入是好的,更能貼近學生,引起他們的注意,調動積極性,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流行音樂。
音樂課堂上可以采取做游戲的方法使課堂活躍起來。(1)探索空間:可以用在跟學生介紹打擊樂器的時候。準備一個密封的盒子,里面裝了打擊樂器,請學生伸手去摸,感覺其形狀,并把它畫出來,猜是用什么做的。可以引導學生給樂器起名,再深入解釋它的名字,探索它怎樣敲最好聽。最后用樂器為歌曲伴奏。(2)拋繡球:可以用在跟學生講音樂知識的時候,比如唱五線譜,認識音樂中各種記號等比較枯燥的課。找學生回答問題的時事先準備好一些小紙條,上面寫著題目,繡球拋到誰誰來回答。(3)擊鼓傳樂器或者放音樂傳樂器用在創編節奏課,樂器傳到誰,誰就用該樂器編節奏。(4)分組理解作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作品進行理解,用自己熟悉的樂器演奏自己喜歡的樂段。有鋼琴組、口風琴組、打擊樂組、舞蹈組等。(5)傳遞包裹:邊放該堂課要學習的歌曲做背景,歌曲結束時包裹傳在誰手上就讓他摸,猜,包裹里裝了該節課要用到的打擊樂器和道具。
高中開設音樂課可以增加中國民歌。民歌是世界各個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經典,反映著人類的一切生活實踐流傳至今,成為寶貴的歷史資料和藝術珍品。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樣化的體裁、歌唱形式和內容,反映本民族地區特有的歷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傳統。不同的地區民族有著不同的風俗特色,從而成為該地區音樂特征的標志。地域廣闊,南北東西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根據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風格色彩,中國民歌大體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風格色彩區。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音樂是最擅長于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的心弦的藝術形式。因為音樂的聲音形態與人類情感之間存在著相似性。
總之,要想使音樂課堂活躍起來,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法。音樂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藝術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其他學科可以代替的,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真正使學生做到學習音樂、喜愛音樂、選擇音樂、享受音樂。
參考文獻
[1] 金亞文.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吳躍躍.新版音樂教學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
[3] 周世斌.音樂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