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阿麗
【摘要】醫學畢業生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和就業特點,既面臨其他專業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又面臨著專業行業局限的就業壓力。根據我國特殊的醫療環境與政策,有針對性的制定協助學生就業的策略,給予學生正確合理的引導,為廣大醫學生更好做好就業服務工作。
【關鍵詞】醫學畢業生 就業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247-01
作為一名醫學生,從他的學習到畢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遠比其他專業的學生要多得多。為什么呢?首先,醫學本科生在校學習四年,醫院實習一年;專科生在校學習二年,醫院實習一年,累計學習四十八門余課程。實習期間吃住在醫院,過著類似于學徒工的生活,接觸著各種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一不小心被傳染某種傳染性疾病;也會遭受來自患者或家屬不信任的目光及言語,更會面對無知的無理取鬧的家屬、醫鬧的拳頭!但是這些都不足以妨礙他們學醫的熱忱和前進的腳步!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學業,進入就業期,等待他們的是學歷上更高的要求與眾多市級以上醫院的一再拒絕,許多醫學類畢業生感到迷茫與無助,出路在哪里?未來在哪里?
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計劃招生698萬人。今后,招生規模或許平均每年增長1.6%。按照這一發展速度,2011—2020年的十年間,全國可增加普通高校畢業生6600萬人以上。根據2013年招聘會的需求信息分析,醫學類雖然從總數上看還是臨床這類大專業需求人數多,但醫學專業當中的小門類,例如影像、檢驗、麻醉、口腔等醫學小專業的畢業生受到基層醫院的青睞,市場需求也越來越旺,就業形勢趨好。盡管我國醫療衛生專業人員還嚴重不足,但由于地區分布、隊伍結構、用人機制等問題,現有醫療機構普遍認為:數量趨于飽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質量。所以,提高門檻是大醫院的用人取向,全國基本一致。有關資料分析近幾年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對醫學畢業生的需求情況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呈上升趨勢,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專科生則下降明顯。多數醫院目前想要研究生,至于本科生,只有一些麻醉、影像、檢驗等醫技方面的可以接收,其余的除非特別優秀,否則基本不予考慮。大多數醫療單位在招聘時,都希望招到有執業醫師資格、有工作經驗的人才,這給醫學類應屆畢業生又出了一道大難題。
我院近三年本專科就業率均略低于省級就業率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不能說我院沒有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據統計我院每年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占畢業生人數的50%;召開醫學類專場招聘會,到會的用人單位百余家;國家提供“農村定向醫療”班,“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特崗教師”“村官”等機會也不少,可是我們的就業率仍不達標,根本原因在于畢業生的就業觀念。
首先由于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很多同學報考醫學院校的初衷就是為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希望就業“一錘定音”,這就造成就業范圍窄、難度大。醫學生普遍認同的就業渠道和意向太窄,主要面向醫療單位的臨床崗位,對專業相關的非臨床崗位不容易接受。盡管工作難找或有其他就業機會,比普通四年制本科專業學制長一年的醫學畢業生大多數不愿意放棄臨床崗位。大部分畢業生擇業期望值過高,功利性、實用性并存。其次大城市中,生活條件較為優越,工作環境好,發展機遇多,生活質量較高,廣大畢業生總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單位,即便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生活在城市的畢業生不愿放棄城市到基層、農村去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學生,考上大學走出農門,畢業后也沒有再回縣級醫院、落后地區和基層醫院工作的想法。最后,畢業生家人的就業觀念還沒有轉變,認為考大學就是“鯉魚跳龍門”,考上大學就意味著抓住了所謂的“鐵飯碗”堅決反對畢業生再回到基層就業。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又在影響畢業生及家長的選擇,因此“公務員”“行政事業單位”“知名度高的醫院”成了大學畢業生千軍萬馬競爭的目標等等。各種壓力逼迫著醫學類畢業生就業難,難就業!
畢業生主觀就業因素影響著就業的腳步,而醫院的各種要求也限制醫學生的就業。在不同地域、不同級別的醫療單位顯示出高學歷對低學歷有不同程度的沖擊,使本科以下甚至本科學歷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醫療體制的改革及國家對醫院行政性撥款的減少,醫院編制每年增幅有限,招人多考慮應急、好用,不太顧及長遠發展以及對后繼人才的培養。人才供需的匹配性差距較大,矛盾較多,在專業設置和人才結構方面、在學生能力和素質方面供需還不夠協調。尤其表現在課堂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缺乏全程、嚴格的評價與規范,學生基本功欠扎實,人文素質不全面。
分析了醫學類畢業生在就業觀念及就業形勢存上在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呢?筆者認為:1.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醫療傾斜政策的逐步落實實施,我國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尤其是農村醫療、鄉鎮醫療、縣級醫療等基層醫療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基層醫療需求增長潛力巨大,中低端醫療市場將得到迅猛發展,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畢業生應該擺正心態,調整觀念,做好定位,堅信在基層工作不僅可以提高醫療技術更是人生的鍛煉。2.升學與就業做好兩手準備。繼續升學的優點是:獲得了更高的學歷,通常更高的學歷與更體面的工作與更高的待遇是相關的,但繼續升學的不足是: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從整個社會的情況來分析,這種投入是否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不一定。選擇就業,可以立即獲得收入與工作經驗。找工作的時候,工作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敲門磚。另外,通常一個人在學校的時間越短,越容易在離開之后較迅速地融入社會與職場。3.提高綜合素質,力爭獲得英語、計算機、各類資格證書。4.掌握就業面試等各種技巧與常識,提前做好充足準備,抓住就業機會。
高校應加強正確的就業觀念與策略的引導,為學生和就業單位搭好橋梁,盡可能多的提供就業機會。相關就業服務部門做好學生就業推介與服務工作,只要能促進學生的就業,可以靈活機動的提供方便和服務。一線輔導員老師工作要做細,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家庭、學習等基本情況制作有針對性的就業計劃,促使畢業生積極就業。相信通過各種就業平臺,一定能使大學畢業生滿意、體面的就業!
參考文獻:
[1]肖克奇.《大學生就業與創作指導》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
[2]張莉莉.2010年醫學類畢業生就業趨勢《中國大學生就業》2010年7月
[3]張威,李廣.《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經驗與探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