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改變,因而學校的培養目標也要相應進行改革,由過去單一型人才的培養轉變成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但是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缺乏人文理念,制約了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理念教育的主要內容及在高校體操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
人文理念;高校體操教學;應用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因此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高校體育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國家教育相關部門呼吁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人文理念,從而可以更好的培養人才。目前,雖然我國的體育教學得到了長遠的發展,但是體育教學中人文理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缺少人文關懷。目前以分數為目的的高校體育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眼界不開闊,缺少人文理念,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加強人文理念。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希望為人文理念在其他體育項目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1 體育教學中人文理念教育的主要內容
人文理念最早起源于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那時人們應用人文理念的主要目的是提倡人人平等,反對神權主義論,解放全部人。自那時起,對于人文理念的西方就非常重視,并在教育中強調人文理念。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的不斷進步,教育中不再強調人文理念,而是將教育的重心轉移到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中,這樣的變革改變了西方教育的初衷。目前,我國的高校體操教學以培養學生的體操技能為主要目的,對人文理念的應用相對貧乏。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人文理念的主要內容是:以學生健康為第一位,改變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成為學習主體;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加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體現人文關懷;豐富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素質;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教學內容中加入人文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2 高校體操教學過程中實施人文理念教學的途徑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在體操教學中實施人文理念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2.1 在體操教學中,將健康擺在第一
在以往的高校體操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體操技能培養,對于學生的安全和健康方面通常情況下不被重視。比如,在體操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一些高難度的體操動作,并且一些體操動作甚至超出了學生的教學培養范圍,反應出了對學生的健康不夠重視的教學思想。將健康擺在第一的理念,要在體操教學的方方面面得到體現和落實。在體操教學中落實人文理念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體操技能時要學會自我保護,并提高安全的練習環境。為了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體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安全,滿足他們的各種健康需求。
2.2 在最大程度上體現出體操課程的人文關懷
和其他的體育項目教學相比,體操教學非常特別,它本身的人文底蘊就非常深厚,因為在體操教學中,學生不是只被動的練習各種動作,有時候教師也會相應的設置一些學習任務,自己安排體操動作。所以,學生可以以此為基礎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內涵,在體操訓練中充分展現自我,發揮主觀能動效應,這樣學生就會充分獲得自我認可。
2.3 開展多樣的體操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能力素質
在進行體操教學的過程中,人文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課程的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二是,師生之間的高效交流和溝通。豐富體操教學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習不同的體操動作,通過多樣性的練習,學生可以體會出學習過程中的艱辛,并在此過程中展現自己的不同風格。學生在學習某個體操動作時,一直不能掌握該動作的要點,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斷練習,對于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向教師進行請教,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利于學生的人格完善。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樣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培養學生的尊敬之情,并讓他們以教師為榜樣,不斷學習和提高。
2.4 對傳統的體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
對傳統的體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主要是指學生要轉變教學的重點,以教師為主體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核心轉變成以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為核心,培養學生的體操興趣,并在體操練習過程中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并且因材施教,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他們自身的潛力。
2.5 在體操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心理誘導,促進人文理念的滲透
根據以往的體育教學經驗可知,學生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體操教學也是如此。所以在體操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讓他們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有效降低消極心態對學生體操學習的影響。在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運用心理誘導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取得良好的體操教學效果。在體操教學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一些體操動作反復強調要求,但是學生在練習時一直不能避免自身的動作缺陷,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體操動作錄制下來,讓后和正確的動作進行對比,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反復觀看,讓學生對自己的問題記憶深刻,這樣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因為自己的心理暗示,高效、反復進行練習,經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掌握體操動作的要點。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這樣的教學方式顯著提高了體操教學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文理念在高校體操教學中的重要性。
2.6 教學過程中應用幽默的教學語言
在傳統的體操教學中,教學的態度比較嚴肅,語言比較生硬,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緊張,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體操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幽默的教學語言,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體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學以幽默的語言指出,和直接批評相比,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且這樣的意見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不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自覺調整。
3 結束語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體操教學中以人文理念為指導,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體操課程的學習效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積極滲透人文理念,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和愛護,培養出更多的綜合型人才,不斷促進我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楊晗,祝天橋.“快樂體操”在高校體操普修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普洱學院學報,2013,06:66-68.
[2]李岱峰.立體教學在高校體操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新課程(下),2013,11:37.
[3]邵麗華.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創新與應用[J].青年作家,2014,14:38.
【作者簡介】
劉和軍,性別:男,出生年:1975年7月18日,籍貫:寧夏中寧縣,目前職稱: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操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