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大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學工作都給與了足夠重視,但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文本就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著手,對高職英語教學實用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進行了深入分析,針對高職英語教學實用性改革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發展策略,為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實用性;發展策略
1 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
1.1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偏低
高等職業院校的生源主要包括技校學生、各大職業院校學生、普通高考生,所能招收的生源數量有限,而且所招收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偏低。這類學生甚少接觸甚至沒有接觸過實用英語,沒有進行過全面系統的英語口語、書面語學習,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考取英語相關證書或是追求英語考試中的高分,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參差不齊。
1.2過于注重技能性課程及專業的教學,對英語實用性教學工作不甚重視
國家職業教育相關部門制定的方針政策未得到全面落實,很多高等職業院校對國家教育部門制定的方針政策理解不全面透徹,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只單純的強調技能和職業的教育功能,過于注重技能性課程及專業的教學,部分院校甚至認為語文、英語等文化類課程可有可無,導致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從實用性角度來開展該項教學工作。
1.3雙師型、技能型教師稀缺,教師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
高等職業院校的很多教師都未曾深入社會,社會經驗不多,雙師型、技能型、轉接型教師稀缺,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
1.4高等職業院校常常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都沒有制定明確的英語教學目標,并沒有將職業教育的技能型、實用性和職業性凸現出來,常常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職業院校所設置的英語教學課程、模式、方法與普通高校相差無幾,沒有明確區分高職院校的實用性職業英語教學與普通高校的通用性英語教學二者之間的區別,照搬現象嚴重。
2 對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進行實用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通用性較強的學科,它是當前人們較為常用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世界范圍內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商業等領域都會用到英語,人們通過英語的交流來獲取有用信息、理解他人,而英語教學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結合,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英語發展至今承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及人文精神。在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英語聽、讀、說、寫等必備技能的訓練,還要對英語背后所蘊涵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由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可知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英語教學實用性改革已勢在必行。
3 對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進行實用性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高職院校通過英語實用性改革可以將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技能型和職業性凸現出來,符合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規律;而且,我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也可以通過實用性具體體現,將英語教學和職業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此外,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都較強,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因時因地制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實用性貫穿于英語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當中,可以使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綜上所述,高職英語實用性教學改革是切實可行的,具有理論基礎。
4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用性改革的發展策略
4.1注重加強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4.1.1加強高職英語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該培養自身具備較高的師德,做到敬業愛崗、遵紀守法、愛國愛黨、教書育人、終身學習、為人師表,勇于承擔人民教師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在此基礎上準確把握英語實用性教學的改革方向,進一步壯大實用性教師隊伍的建設。
4.1.2培養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業務素質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我鍛煉、自我學習,培養自身具備精湛的業務素質,將英語的聽、讀、說、寫等實戰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加強英語文化修養,具備較強的教學管理與組織能力。
4.2將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對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結構做完善處理
高職院校當前所采用的英語教學內容大多是模仿的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理想的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應該包括英語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為學生安排英語語法、語音、詞匯等相關學習課程,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聽讀說寫等實戰能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取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為學生增設語言技能課,將之前的閱讀課轉換成讀、寫相結合的課程、聽力課轉換成聽、說相結合的課程,將聽說讀寫進行有機結合,不斷完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結構。
4.3樹立實用性英語教學目標,摒棄陳舊的教育教學思想
4.3.1 ?注重職業教育的發展工作
高職院校要注重職業教育的發展工作,將提高學生就業率作為工作開展的行動指南,大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水平,高職院校應該轉變之前的人才培養戰略,制定適合于高職高專發展規律的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避免進入“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教學誤區,對英語聽力、口語教學工作給予足夠重視,使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這四方面能力的訓練缺一不可,最終使學生的輸入能力(聽、讀)和輸出能力(說、寫)綜合提高,學生不僅能夠在紙上盡情地用英語抒發自己的感情,同時能夠開口說出流暢的英語,成功地應用于實踐活動中。因此在英語教育上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源頭上抓起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在英語課堂上多進行口語練習和測試來激勵學生開口說英語。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實用性專業人才,使社會的科技發展需求和經濟發展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4.3.2采用實用性的教學方法、內容、手段,將啟發式英語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當中
高職院校應該采用適合自身院校特點的實用性教學方法、內容、手段,將啟發式英語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當中,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注重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文化性,英語教學過程中遵循直觀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循序漸進性原則、疏導性原則等多種原則,使英語教學有法可依。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突出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性,由英語教師負責引導、促進、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4.4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巧妙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
任務驅動教學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全新教學理念。
在計算機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合理恰當的驅動任務,每個教學任務中都融合了很多與教學相關的知識、理論,通過教學任務的運用進一步明確
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忱,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并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在開展任務驅動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先由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之后由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經過思考提出任務的解決方案,教師只需在旁從中引導,他們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非常高漲。長此以往,可以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任務驅動教學法尊重學生,為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和自主創造提供了廣闊空間。
4.5對學生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部分家庭都配備了電腦,這些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可以進行自我學習,有條件的學生甚至參加了各類英語培訓班的培訓,已經具備了較高的英語知識結構和口語應用能力。但也有些學生因家庭條件困難,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英語的運用機會、自學機會非常少,導致學生們的英語水平良莠不齊,再加上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如果對學生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忽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素質修養、學習能力等內容,為學生安排適合其特點的教學方案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的長處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做出指導使其得到彌補,使學生樹立自信,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媛媛,徐珊珊,朱鈺,陳思.專門用途英語用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9:242-244.
[2]周文德,唐品芳.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10:63-65.
[3]劉嫻.多元智能理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榮海龍,男,1973年出生,湖南永州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和歐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