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曉華
日光溫室黃瓜的冬春茬栽培是秋末冬初在日光溫室內播種育苗,翌年1月開始陸續(xù)采收上市,4~5月間拉秧的茬次,溫室內生長期6~7個月。冬春茬黃瓜的整個生育期是在一年中光照最差、光照時間最短、氣溫最低的條件下,生育環(huán)境極為不利,黃瓜植株易出現早衰、產生各種病害、拉秧時間提前,而且產量也大幅度降低,造成總產量嚴重下降,使經濟效益降低。針對以上冬春茬黃瓜生產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幾種可行的辦法和預防措施,優(yōu)化了冬春茬黃瓜的栽培技術體系。
1 壯苗的培育
培育壯苗是防治各種病害和獲得高產的前提條件。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獲得健壯的幼苗,為以后的高產打下基礎。
1.1 浸種催芽
①燙種。燙種是為了殺滅種子上攜帶的多種病原菌。正式燙種前,先用25~30℃的溫水浸泡0.5~1個小時,一方面通過水洗淘汰不好的癟種子,一方面使粘附在種子表面和進入內部的病原菌吸水萌動,這樣可以提高溫燙浸種的殺傷效果。燙種的適宜溫度一般在55℃左右,一般加入水量相當于種子重量的6~7倍即可。溫水與種子摻和要朝一個方向攪拌,一直攪至水溫降到25~30℃,大約15分鐘。然后用25~30℃的溫水靜止浸泡1~2小時。隨后用手搓洗種子表面的黏液。
②催芽。撈出種子后控去多余水分,晾至種皮發(fā)干,種子離散。再用干凈的濕布包起催芽。當種子萌動出現“崩咀”時,將種子放到0℃左右的環(huán)境下冷凍處理48小時。凍后將種子拿到室內讓其自然恢復溫度,然后繼續(xù)催芽。催芽期間要用溫水(25~30℃)沖洗1~2次。沖洗和檢查種子時不要輕易翻動,種子包在口袋里上下方的位置也不要顛倒,這樣才可以保證催出又直又長的大芽。
1.2 播種
經過多次實驗比較,我認為黑龍江省肇州縣采用無土鋸沫子加營養(yǎng)液育冬春茬黃瓜苗的方法效果較好。鋸沫子松軟、溫暖、透氣性好,增溫快,對秧苗扎根和出苗的阻力小。有利于秧苗發(fā)根、出苗。在日光節(jié)能溫室內用營養(yǎng)土和鋸沫子分別進行育苗對比試驗,在同樣溫度、光照、濕度條件下,鋸沫子所育的苗比營養(yǎng)土育苗提前出苗24小時,且秧苗出苗整齊,須根比營養(yǎng)土育苗多30%左右,子葉大而厚,為后期黃瓜花芽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做一個長1米,寬80厘米,高10厘米的木盤,盤內鋪8厘米厚的土,瓜籽平放,擺好,籽與籽之間距離1.5厘米×1.5厘米,播完籽后在籽上覆1厘米厚干鋸沫子整平、壓實。在其上蓋地膜。當50%黃瓜苗長出時,及時撤掉地膜,讓秧苗充分綠化。此時注意:如苗長出時,上頂部有一層硬蓋,要及時用木條輕輕進行破碎,有利于出苗。當苗出齊后,再在其上撒0.3厘米厚的鋸沫子,填補因出苗時造成的裂縫。當黃瓜苗子葉展平時及時分苗。
1.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目標是防徒長,防病害,減少非生長期,達到根多苗壯。①溫度管理,播后到大部分種子出苗前,床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在16~18℃,床溫要與氣溫相適應或略高出1~2℃,迫不得已時,可在床內放置葡萄糖瓶、熱水袋等裝入熱水進行加溫。80%的苗子出土后,溫度宜開始放低。白天20~25℃,夜間14~16℃。分苗后的3~5天是緩苗期,溫度宜高,白天30℃左右,夜間16~18℃,緩苗后則轉入正常的溫度管理。但若按大溫差育苗時,緩苗后白天氣溫控制在30~35℃,不超過38℃,夜間5~8℃,不低于5℃,陰天的白天20~23℃,夜間可比白天略高些。但育苗與生產結合進行時,苗床溫度管理還應照顧到溫室里生產作物溫度需要。定植前要進行一次適應性煉苗,此間白天黑夜苗床上都可不再加蓋覆蓋物。以便苗子適應新的環(huán)境。②光照調節(jié),增加光照對培育壯苗非常重要。苗床覆蓋小拱棚雖然對增溫保溫好,但它能減少進光量。所以,最好使用已經用過1年的舊膜。③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有兩方面:一是苗床澆水;二是床內空氣濕度的控制。給苗床澆水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控水過度。另一種傾向是澆水過度,床土經常保持泥濘狀態(tài),一些人不分析苗子不長或長得慢的原因,盲目認為缺水造成的。結果澆水頻繁,床土透性越差,床溫越低,老根漚掉,新根不發(fā),最終苗子還是不長。如果遇到連陰天低溫,床土溫度低常是造成漚根的主要原因。苗床空氣濕度雖然也受到溫室內空氣濕度的影響。但主要來自床土水分的蒸發(fā)和秧苗的蒸騰。揭開小拱棚放濕是不可缺少的,但應主要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還有減少澆水次數和提高溫床的作用。床土水分過大時,可以撒一些草木灰吸去,還可向床面均勻地撒一些細土面,即可給幼苗培土,誘導不定根發(fā)生,擴大根群,又可阻止床面水分蒸發(fā),減少床內空氣濕度。④分苗,籽苗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即可考慮分苗了。分苗前要采取控水、降溫等煉苗措施,分苗時選晴天上午進行。分苗后要蓋嚴小拱棚,盡量提高溫度并注意保持較高的夜溫,以利于加速緩苗。新葉開始生長緩苗結束,即可轉入正常的溫度管理。⑤苗期病害防治,要防治侵染性病害和生理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黑星病等。這些病都與苗床濕度大、溫度低和床土帶菌有關。苗床防病的首要條件是搞好種子消毒、床土消毒及苗床溫度和水分管理。出苗后,定期噴藥,防治病害的發(fā)生。
2 定植后管理
溫室黃瓜生長,把一天的溫度管理劃分為4個部分,白天分為午前、午后,夜間分為前半夜、后半夜。白天從6點到14點促進光合作用。早晨加溫,14~17時抑制消耗,17時溫度降到18℃,到20時促進光合產物運輸,20~4時降到12~15℃抑制呼吸消耗。
3 病害的防治
3.1 物理防治
3.1.1 清除病殘體:病害的發(fā)生均由點到面,病理上稱中心病株,如能及時清除對防病很有好處,特別是對炭疽病非常有效。
3.1.2 悶棚:在霜霉病控制不了時,可采用高溫悶棚的方法,殺死病菌。悶棚前一天應澆足水,悶棚后放風一定要慢,因為悶棚時葉片上氣孔全部開放,如果放風過快,氣孔無法關閉,會出現青干。全生育期悶棚不超過兩次,兩次間隔時間在15天以上。
3.1.3 藥劑防治:用百菌清煙劑熏蒸或噴施粉塵劑對預防各種病害均有一定效果。
3.2 化學藥劑防治
3.2.1 霜霉病:可以噴施糖醋液提高植株含糖量,預防霜霉病。具體濃度是1%紅糖加0.5%食醋加0.3%KH2PO4加0.1%尿素混合液間隔7天噴施1次。化學藥劑用瑞毒霉、殺毒礬M8、乙磷鋁錳鋅三種藥劑交替施用效果較好。
3.2.2 細菌性角斑病:用DT殺菌劑、百菌通、農用鏈霉素噴霧均有很好防治效果。
3.2.3 枯萎病:重茬種植,用多菌靈加細土在定植前穴施。發(fā)病初期或發(fā)病前,用多菌靈或農抗120藥液灌根,間隔7-10天,連灌2-3次,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3 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調節(jié)防治病害
3.3.1 控制濕度:濕度應控制在83%~85%以下,有利于黃瓜生長發(fā)育而不利于霜霉病及其它病害的發(fā)生。
3.3.2 科學放風:溫室內長期不放風會引起二氧化碳中毒,除葉脈外,葉片變黃。所以,定植后半個月內應根據溫度管理適當放風,中后期溫室內溫度白天25~28℃時,下午關閉放風口要慢,以降低夜溫和濕度。
3.3.3 把握好澆水時間:一定要在晴天早晨或上午澆水,早上澆水后閉棚,當溫度升到33℃維持一小時,然后慢放風,下降到27℃,再閉棚,升至33℃再維持一小時,反復2~3次,排放濕度后,夜間棚內濕度一般不超過90%,如果下午或晚上澆水,棚內相對濕度達飽和狀態(tài),霜霉病菌經1.5小時即可侵入。
3.3.4 及時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要及時追肥。
4 黃瓜早衰的預防
由于品種選擇不當、施肥方法不當、植株生長比例失調、植株調整不合理、輕防重治,病害蔓延等多種原因導致植株早衰,主要癥狀有植株莖桿細弱,葉片小,葉柄長,葉色淺,下部葉片黃化,抗逆性差,雌花小,有時向上開放,瓜條少而且容易出現尖嘴、大肚或蜂腰瓜。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4.1 選擇適宜品種:選擇生長勢強、耐低溫弱光、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的品種。
4.2 重施有機肥平衡營養(yǎng):黃瓜的根系多分布在地表25厘米以內的淺土層內,吸收能力弱。為此需要通過大量施用有機肥使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為溫室內的黃瓜根系提供充足的N、 P、K、Zn、Ca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通過此項措施維護溫室內小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
4.3 調節(jié)水分、溫度、光照、空氣濕度等防止早衰:要及時嚴格的調控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使秧苗健康生長,防止病害的發(fā)生和弱苗的出現,進而抑制早衰。
4.4 掐頭去老葉保花保果:黃瓜植株長到一定高度,一般是25~28片葉時,在頂瓜上留2片葉子后“掐頭”,摘除過早萌生的側枝和植株下部老葉、病葉。既能促進結瓜,也可控制因植株旺長而出現的早衰。
5 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對策
日光溫室冬春茬黃瓜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嚴冬的寒潮強降溫和連續(xù)幾日的陰雪天氣。嚴冬的寒潮強降溫,極易發(fā)生低溫凍害,但凍害往往不是單純因為臨時性的強降溫造成的,而是連續(xù)幾日陰雪天后遇到的寒潮強降溫造成的。因連續(xù)幾日陰雪天遇到強降溫時,揭不開草簾,缺乏直射光,溫室熱量得不到補充,土壤中的蓄熱大量散失后,地溫降到黃瓜根系的適應溫度12℃以下,根系生理活動受到阻礙,導致植株枯死。克服凍害的方法是:提早覆蓋溫室薄膜,保持較高的土壤溫度,冬季加強保持在黃瓜根系的適應溫度12℃以上,另外在栽培畦北側張掛反光幕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連續(xù)幾日陰雪天氣時,只要溫度不是很低,早晨溫度降到10℃左右,有時降到8℃,甚至降到5℃也要揭開草簾,多見散射光;如溫度太低5℃以下揭不開草簾,一旦暴晴,揭開草簾后室溫很快升高,黃瓜葉片蒸騰量大,而地溫低,根系活動能力弱,蒸騰水分得不到補充,很快萎蔫,如不及時采取措施,葉片由暫時萎蔫進一步發(fā)展到永久萎蔫,植株就會枯死。克服萎蔫的方法是:暴晴后必須注意觀察,發(fā)現萎蔫。立即放下草簾,使葉片恢復后再揭開,如此反復進行,直至葉片不再萎蔫為止;如萎蔫較重,可用噴霧器噴清水后再覆蓋草簾,葉片恢復后再揭開,經過幾次反復也可達到不再萎蔫;另外連續(xù)陰雪天揭開草簾后,立即噴0.5%的糖和0.2%的尿素混合液,以補充植株營養(yǎng),防止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