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朱延虎
1 選地
哈密瓜為喜溫、喜肥、好氧作物,瓜地應選擇肥力高,透氣性好,土層較厚,防風性能好,pH值7.5~8,含鹽量不超過2%的中上等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為宜。盡量選擇倒茬的地塊進行種植,前茬作物以棉花、小麥、玉米為宜,灌溉時保持水源清潔。
2 整地
2.1 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術,整地時可免去傳統壟膜溝灌栽培必須的開溝程序,種植哈密瓜的地塊應在播前深翻30厘米以上,并將地塊整平,按照滴灌哈密瓜栽培要求劃出種植行,兩滴灌帶標準間距3.3米,種植行間距0.5米(各行距滴管帶0.25米)。
2.2 施基肥:根據哈密瓜每株三要素需要量是氮10克、五氧化二磷12克、氧化鉀10克吸肥規律,結合土壤的肥力狀況,最好采用逐塊測土施肥的方法,確定最佳施肥量。但由于滴灌哈密瓜畝株數增加,為確保商品瓜產量,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每畝施有機肥(腐熟雞、羊、豬糞)2方,生物有機肥100千克或油渣200千克,二銨35千克,尿素10千克;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畝施有機肥3方以上,生物有機肥120千克或油渣250千克,二銨45千克,尿素15千克。
基肥施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沿種植行開一條深40厘米的施肥溝,將上述基肥攪拌均勻倒入溝內,然后整平覆土厚度20厘米左右,要求給底墑水前將基肥施入;另一種為全層施肥法即在種植帶撒施以上準備好的肥料,耕翻施入。
3 底墑水
小拱棚種植地塊,3月15日給底墑水,最遲不超過3月20日,畝灌溉200方;若采用先覆膜,后給播前水的方式,要求播前滴灌水應滴透,滴灌水滲透深度60~70厘米,寬度1.1米,每畝50~60方。
4 播種
4.1 品種:每一個滴灌系統品種應一致,單元滴灌種植模式一致,以利管理。敦煌地區哈密瓜主栽品種為:寶豐蜜、西州蜜17號。
4.2 畝株數:以每畝保苗數900株為宜。
4.3 輔設滴灌帶覆膜:沿原規劃的播種行開一深10厘米、寬15厘米的小溝,溝沿整平整實,將滴灌帶放置其中,然后覆膜兩邊壓實,選用1.1米寬地膜。
4.4 種子處理:可采用200倍福爾馬林液浸泡2小時,清水漂洗3次后播種;也可用10%的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預防病毒病。
4.5 適時播種:5厘米土溫穩定通過14℃進行播種,穴距40~50厘米(單蔓40厘米,雙蔓50厘米),播深3厘米,每穴下籽2~3粒,然后覆土封嚴播種穴。地膜瓜4月15日后開始播種。
5 田間管理
5.1 灌水:滴灌哈密瓜若管理不善,根系發育較弱后期易發生早衰現象。為此,在灌足底墑水或播前水的前提下,苗期可采取蹲苗措施,苗期盡量推遲灌水,在土壤狀況較好的條件下,播后20~25天滴頭水。
哈密瓜各生育期適宜的土壤水分指標下限為苗期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開花、果實膨大期80%~85%,成熟期55%,以此需水規律根據土壤及氣候條件,苗期5~7天滴水一次,采收前5天左右禁止灌水。
5.2 追肥:膜下滴灌哈密瓜栽培由于種植株樹增加較多,為保證單瓜發育良好,必須加大肥料投入,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根據植株長相進行追肥。追肥原則:苗期視苗情適量追施氮肥,每畝追施尿素3~5千克;坐果后是哈密瓜需水肥的臨界期,該期水肥供應直接決定瓜的產量,應保證水肥的充足供應,此期用0.2%~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增強植株抗病性;果實成熟期(網紋形成期)應嚴格禁用氮肥,可追施磷酸二氫鉀或硫酸鉀3千克/畝,以提高植株抗病性和增加糖度。
5.3 中耕:哈密瓜的旱趟要及時進行耕翻,以利除草、保墑、提高地溫。
6 整枝
哈密瓜應嚴格及時整枝,整枝方式可采用單蔓整枝,也可采用雙蔓整枝。
6.1 單蔓整枝:株距40厘米,保留主蔓,摘除主蔓上六節以下子蔓,七節以上子蔓留兩葉摘心,留瓜節位,控制在8~10節。
6.2 雙蔓整枝:株距50厘米,幼苗四葉期摘心,同時摘除基部兩個子蔓,留取3~4節上發出的子蔓,子蔓上發出的孫蔓1~2節摘除,3節以上孫蔓留兩葉摘心,座瓜節位在5~6節孫蔓上。待幼瓜發育到拳頭大小而非畸形果時可停止整枝。
7 病蟲害綜合防治
哈密瓜的病蟲害在整個生育期都可以發生,輕者影響產量和品質,重者造成大面積死亡或絕產,給種植者帶來極大經濟損失。因此,在栽培管理中應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哈密瓜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土壤傳播、風雨傳播、氣候影響、種子帶菌或機械人為造成等。在病蟲害防治上,應結合田間管理,采取預防為主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病蟲侵染源的擴散,及時中耕鋤草,不留害蟲歇息場所,防止昆蟲傳播,經常仔細檢查田間長勢,觀察最初病源和蟲源發生處,馬上采取治理措施,消滅病源蟲源。目前敦煌地區哈密瓜主要發生的病害有:炭疽病、蔓枯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蟲害有:紅蜘蛛、蚜蟲、斑潛蠅等。哈密瓜綜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冬季深翻、清潔田園、合理施肥、控制病蟲傳播等措施。藥劑防治時要注意早發現、早防治、連續用藥、輪換用藥。做到安全使用農藥,高效發揮,必免發生抗藥性,以達到防治效果。
8 采收
當瓜中心含糖量達13%以上時,開始采收,采收時留1.5~2厘米長果柄,采摘時要輕采輕放,盡量減少機械損傷,瓜堆應遮陽,避免暴曬,根據商品瓜標準分批采收,嚴禁生瓜、爛瓜或含糖量達不到商品標準的瓜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