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賽峰
學困生是初中數學教師最頭疼的問題,大多數學困生都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雖然教師絞盡腦汁試圖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卻常常無功而返。究其原因,既非教師方法不佳、策略不強,也非學生存心搗蛋、故意不配合,無非是拳頭打棉花,教師的引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入學生心,也就很難見效果了。以往初中數學教師在對學困生的引導上普遍存在方法一刀切的問題,面對學困生各樣的學習問題,教師缺乏周詳全面考慮,總是試圖以單一方式解決多樣問題,結果便是出工不出功。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初中數學學困生引導策略應該講究直擊要害,采取分層引導、各個擊破的方法,針對不同類型學困生有預見性地提出各種策略,用最優方略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诖耍P者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任務驅動,引導態度不正的學困生
初中數學教學中常常會有這樣一群“聰明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有天資,卻是數學學困生。對于這一類學生,稍稍剖析便能知道,他們多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投入不夠多等非智力因素導致數學成績不佳的。而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學習責任感,認為學不學無所謂。針對這一類型學困生,筆者認為適宜采用任務驅動法。通過直接下任務、制計劃的方法,將學習的時間線明確,將學習的目標和責任落實,并采用小組競爭的方式重點呈現任務驅動法,將這些學困生放到集體中,用集體帶動個人,讓他們在集體任務的推動下不得不端正態度,不得不認真學習,進而提升數學水平。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一次不等式”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采用任務驅動法,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隊,再將幾名態度不端正的學困生安插到各個小隊中,并任隊長。有的教師認為,讓這群調皮的孩子當隊長,整個學習還不亂套了;其實不然,這些聰明的孩子其實更渴望關注,讓他們當隊長正是向他們傳遞老師在關注他們,這對于這些學困生是很受用的。隨后教師布置三道題目,如:x+3>5,3x+5<5x+3,2-3x>8,每道題目都融會了不同的知識點,筆者讓各個小隊各自完成題目,并一起探討分析題目中的知識結構組成,由隊長進行陳述。這一步又給隊長安排了新的任務,要代表小隊進行陳述,這些“聰明”卻不認真的孩子,常常自尊心強烈,為了“不丟臉”他們就會努力帶動隊友參與。像這樣適時地采用任務驅動法,能夠幫助態度不正的學困生逐漸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逐漸端正學習態度,最終有效融入數學教學。
二、思維導圖,引導思維不暢的學困生
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因為不同人群的智力結構不同,所以在不同知識類型面前表現出優勢和弱勢是很正常的。初中數學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先天抽象思維不夠敏銳而帶來的數學學習困難。對于這部分學困生,你用再多的任務驅動法也沒有用,他們成為學困生并非是學習不夠刻苦,而是因為在具象感知和抽象理解中間缺乏串聯介質導致的學習弱勢。因此,筆者建議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這類學困生將抽象數學概念圖式化,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更好地呈現數形之間的關系與轉化,讓學生從思維導圖中更快地找到破解數學奧妙的密碼,最終通暢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提升思維理解和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多邊形內角和”這部分內容時,有一部分學困生就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O,五邊形的內角和是540O等,因此他們就死記硬背,效果往往不好。于是筆者引導他們勾勒思維導圖,讓他們直觀地掌握多邊形內角和的秘密。以四邊形為例:首先筆者引導學生畫出一個四邊形,連接四邊形任意的兩個頂點,這時候四邊形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回憶“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O”;最后筆者讓學生將兩個概念串聯起來,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個四邊形的內角和=180O×2=360O。筆者還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求出了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像這樣利用思維圖示,能幫助思維不暢的學困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提升數學能力。
三、合作糾偏,引導粗心大意的學困生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這樣一類學困生,總是在練習、考試結束之后自信滿滿,答案成績出來之后垂頭喪氣。為什么?因為知識掌握不扎實,很多題目想當然地做,果不其然地錯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太過粗心大意。這里的粗心大意不僅僅是指做題、考試時的粗心大意,更指在吸收掌握知識概念時的粗心大意,尤其是學習時的粗心大意,教師往往容易忽略。學生在練習時出現的問題其實根源都在于學生因為粗心導致的數學知識掌握粗糙和不全面。因此,對于粗心大意的學困生,筆者建議采用合作糾錯的方式,通過結對子、幫幫團的形式,讓學生組成學習同盟,從知識學習、練習鞏固等方方面面相互監督,相互糾錯,從本源上克服學生粗心大意的問題,提升學生對數學掌握的牢靠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糾偏,就有效地幫助一名學生糾正了學習中的錯誤觀念。當時筆者講到“全等三角形的三條邊和三個角全部相等”,有一名學生直接就想當然地跟他的搭檔說:“所以,三條邊都相等或者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逼鋵嵲跀祵W學習中有很多學生會有這樣的想當然,粗心大意不加論證地理解知識,而且一旦學生認為自己懂了便會開始走神,容易忽略老師后面的易錯點提醒。但進行合作糾偏之后,該同學的搭檔聽到老師的易錯點提醒之后(三個角都相等,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馬上糾正了該生的錯誤,避免了該生因為粗心而在簡單題上出錯。
總之,面對初中數學學困生,教師應該走出過去粗放式的引導思路,更為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知悉學生的學習困難,幫助學生清除學習障礙。針對不同學生采取更為貼近有效的方法,能真正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提高數學成績,愛上數學學習,進而促進初中數學學生整體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