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開選
摘 要: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應該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農村中等職業學校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第一,做好優秀中職生的學歷提升工作;第二,做好中職生就業、社會人員培訓工作;第三,做好中職生、社會人員創業工作。
關鍵詞:合格人才;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城鄉發展一體化;學歷提升;就業創業
“在我國目前城鄉一體化大力推進的重要階段,要達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通、城鄉協作和城鄉融合的城鄉一體化目標,職業教育必須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村中等職業學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著力培養合格人才,為當前的城鄉發展一體化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援。
一、做好優秀中職生的學歷提升工作,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1)各級各類政策支持優秀中職生學歷提升工作。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是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一項重點工作。《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第三個方面“體系的基本架構”——“職業教育的開放溝通”中明確指出:“拓寬高等職業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通道,打開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空間。在確有需要的職業領域,可以實行中職、專科、本科貫通培養。”由此可以看出,優秀的農村中職生獲得學歷提升的機會是城鄉發展一體化應有之意,理應得到支持。
(2)從現有的實踐層面來看,優秀的中職生學歷提升與服務地方經濟并不矛盾。有人擔心,中職生學歷提升也就是搞升學教育,又變成普通教育了。其實不然。一方面,目前而言,中職生升學人數占中職生總人數并不多。就拿筆者所在的江蘇省淮安市來說,2013年中等職業學校19所,在校生8.24萬人,升學的人數大概有800多人,大約只占當年畢業生1.9%;而且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反而有利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對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培訓,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做好中職生就業、社會人員培訓工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提供人才支撐
(1)做好中職生的就業工作。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服務就業特別是農村青年就業,要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辦學導向,以提高就業質量作為辦學標準。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了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了提高就業質量,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就要做到學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相適應,真正提高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提高中職生就業質量,特別是加強涉農專業人才的培養,直接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從而為城鄉發展一體化創造更好的條件。
(2)做好社會人員特別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培訓工作。“在新型城鎮化、農民市民化、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職業教育的前途是遠大的,前提是職業教育要跟上形勢。”第一,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突破口,就是要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化轉移。而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必然要依靠職業教育,其中主要依靠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因為它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第二,城鄉發展一體化,離不開新農村的建設。新農村的建設,更是需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工作的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更離不開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第三,城鄉發展一體化,短板在農村,其中農民素質提高起決定性作用。“服務于城鄉統籌中文化與鄉風建設的農民教育的目標,是在農村營造科學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引導廣大農民樹立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觀念和文明意識。”因此,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會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農民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
三、做好中職生、社會人員的創業工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做好中職生的創業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背景下的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理應為培養中職生的創業能力作出努力,特別是著重于中職生的創業意識培養。一方面,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對就業變被動為主動。讓他們盡早樹立目標與理想,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另一方面,幫助他們搭建創業實踐平臺,激發他們的創業興趣,提升他們的創業信心和創業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培養農村中職生的創業意識,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服務。
(2)做好社會人員的創業工作。農村中等職業教育除了要從社會人員的技能需求出發進行教育和培訓,傳授社會人員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鼓勵和幫助社會人員自主創業,促進他們創業帶動就業。社會人員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因此應直接著重于創業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我們可以直接通過介紹尋找創業項目、評估市場機會、創立企業、經營企業等必備知識,激發他們創業靈感和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他們的創業上,直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總之,我們要盡一切努力,為他們的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實現促進就業帶動就業,以便于更多的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培訓,為城鄉發展一體化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綜上所述,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準確定位其辦學方向,并選擇適應自己發展的最佳模式,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援。
參考文獻:
[1]張濤,熊愛玲,彭尚平.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6).
[2]張國.職業教育應為中國產業工人托起一條底線[N].中國青年
報,2014-2-10.
[3]李水山,單正豐.城鄉發展一體化中的農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
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江蘇省淮陰中等專業學校)
本文系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3-2014年度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蘇北農村職業教育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研究——以淮安市為例(課題批準號:201309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