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侃
摘 要:概念是思維的細胞,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數學概念的建立是數學思維的起點,不建立數學概念,也就談不上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數學命題的發現與證明、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與掌握,更談不上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等深厚數學素養的養成,數學科學這座大廈也就無從建立。
關鍵詞:概念;證明;數學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在一定范圍內,明確了研究對象,在相應的哲學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指導下,遵循“現實材料(原型)——概念的形成——基本命題的建立——實際應用”這樣的邏輯順序建立起來的。數學這門學科的建立也不例外。概括起來說,學科建立的順序是“實踐(現實材料)——理論——實踐(實際應用)”。在數學教學中,在解題思路的方向選擇上,“建立概念,從基本概念出發”是一條基本而重要的思路。今年泰州市中考數學壓軸題(第28題)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現予以詳述如下。
題28:已知一次函數y=kx+b的圖像分別交y軸、x軸的正半軸于點A、點B,☉O的圓心在坐標原點,半徑為,見圖1。(1)若OA=OB,求:①k的值;②設b=4,點P是直線y=kx+b上的動點,從點P作☉O的切線PC、PD,C、D是切點,若PC⊥PD,求動點P的坐標,見圖2。(2)若k=-,直線y=kx+b與☉O相交,將其分成兩段弧,這兩段弧的長度之比為1∶2,求b的值。
分析:(1)①如圖1。方法一:待定系數法。由OA=OB得A(0,b),B(b,0),代入y=kx+b得: kb+b =0,∵b≠0,∴k=-1。方法二:公式法。由OA=OB得縱截距b=橫截距a,依公式k=-得k=-=-1。方法三:平移法(解法略)。
②如圖3。聯結OC、OD、OP,∵PC、PD是☉O的切線,∴OC⊥PC, OD⊥PD,又PC⊥PD ,∴四邊形OCPD為矩形,由OC=OD(同圓的半徑相等)知:四邊形OCPD為正方形,∴OP2 =2OD2 =2×()2 =10。∵動點P在直線y=-x+4上,∴可設動點P的坐標為P(x,4-x);從P作PH⊥ox軸于點H,則OH2 +PH2 =OP2 ,即x2 +(4-x)2=OP2,∴x2+(4-x)2 =10,解得x1 =1,x2=3,∴P1(1,3),P2(3,1)。
(2)如圖4。方法一:公式法與面積關系法。設直線l∶y=kx+b與☉O()交于點M、N,分☉O所成的兩段弧,劣弧MN與優弧MN之比為1∶2,聯結OM、ON,則∠MON=360°×=120°;從O作OQ⊥直線MN于點E,交☉O于點Q,則ME=NE, ∠MOE=∠NOE=60°,∠OME=30°,∴OE=OM=OQ=。又設直線l∶y=-x+b分別交y軸、x軸于點R、S,則由公式k=-,k=-,有-=-,∴ a =2b,即OR=b, OS=2b, ∴RS=b。在Rt△ORS中,有面積關系OR×OS=OE×RS,∴b×2b=×b,即b×(b-)=0,∵b≠0 ,∴b= ,∴ b=±。方法二:公式法與相似形法。由上面知:△ORS、△ERO、△EOS均為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且短直角邊∶長直角邊∶斜邊= b∶2b∶b=1∶2∶,∴RE∶OE∶OR=1∶2∶, 又OE=,OR=b,∴∶b=2∶ ,∴b =,∴ b=±。方法三:公式法。易求得OE=,又OE⊥MN,∴OE的長即為原點O到直線l∶y=-x+b的距離,把直線l化為一般式得:x+2y-2b=0,由點(x0,y0)到直線A×X+B×Y+C=0的距離公式d=,得=,∴b=±。
評述:第(2)小題的關鍵之處,也即本題的亮點之處,就在于緊扣住斜率k的意義進行轉化,而轉化的方向不止一個,因而就產生了不同的解題思路;如果過不了“正確理解k的意義”這道坎,本題最終就解不下去了,這也是本道題的核心之所在:用斜率k聯系縱橫截距b、a,即用縱截距(OR) b的代數式表示橫截距(OS) ,充分體現了“回到基本數學概念上去”的基本理念。其他關鍵之處還有:一是將弧的長度之比轉化成圓心角的度數,再利用垂徑定理求得圓心O到MN的距離;二是利用相似關系或面積關系來列出方程,從而求出b的值。從知識考查的角度看,本題考查了圓、垂徑定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形、方程、函數、斜率k的意義等基礎知識,考查了數形結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數思想、解題策略的開放性,特別是考查了“回到基本概念上去或從基本概念出發”這一原始的基本理念。本題是一道集函數、幾何、方程、解題策略于一體的具有一定開放性的綜合性的壓軸題,具備較高的數學思維能力與知識考查的價值。
在中考復習中,對這樣的綜合性大題應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分析歸納解題的思路途徑(分析法與綜合法)與方法(直接法與間接法),提煉其數學思想(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化歸與轉化、模型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與能力。
(江蘇省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