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媛
朗讀是學好一門語言的重要途徑,通過朗讀,可以使學生的語感、語音、語調等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要充分地讀,多讀。同時整體感知,能有所收獲,形成良好的語感,并注重文中的情感,使自己從整體上得到熏陶。
一、英語朗讀存在的問題
(1)沒有嚴格的訓練要求。由于教師對朗讀的訓練不嚴格,再加上小學生年齡小,對自己沒有很好的約束能力,他們對自己的朗讀訓練也不嚴格,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并時時進行監督。有些學生膽子比較小,平時就不喜歡說話,在朗讀的時候聲音小,如果教師不對這一缺點進行糾正,那么,時間一長,學生大聲朗讀的習慣沒有養成,反而形成一種小聲朗讀的錯誤習慣。另外,由于朗讀是一種口頭作業,很多學生朗讀是為了應付老師,要求讀五遍而只讀了二遍三遍,這樣的學習就使效率大打折扣了,這樣,不但沒有讀熟,而且課文沒有讀通順,還經常發生很多的錯誤,語調就更是很糟糕了。
(2)朗讀態度不端正。朗讀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朗讀的姿態要好,但教師往往會忽視這一特點,這給朗讀的質量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有的學生朗讀時注意力不集中、馬馬虎虎、精神不振、沒有表情、聲音小,這都是態度不好的表現。
(3)訓練方式單調。朗讀看起來只是手捧課本,動動嘴多讀幾遍就是了,其實不然,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歡新鮮事物,所以,要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讀書訓練,訓練方法要多樣,不但要有齊讀,也有個別讀。組織朗讀單一無趣,就使得朗讀索然無味,不能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4)沒有標準的引領。有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為了省事,從不用磁帶,很多發音不是標準的,甚至是錯誤的。在學習語言的初期,學生要學會模仿,就像一個嬰兒初學語言一樣。所以,磁帶可以給學生原始的語音示范,讓學生模仿。開始時一定要讓學生模仿磁帶中的語音語調。當學生發音錯誤時,教師要停下錄音,再讓學生聽一次,直到學生發音正確為止。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就有了一定的語感,會自覺地對自己的發音進行糾正,最終開始正確的發音。
(5)過于提高朗讀速度。雖然英語的正常語速很快,但是,一味地追求速度,對學生也是不利的。導致很多學生在讀的時候沒有輕重緩急、語調和朗讀的節奏,沒有養成地道的英語語感習慣,這是非常有害的。
二、英語朗讀水平提高的途徑
(1)用好錄音正確示范。學生學習英語要先聽,再模仿讀,再到自己的語言運用,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不可少,少則學不到真正的英語。英語教材中都有配套的磁帶。通過聽錄音,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真正的英語,從而喚起感知和想象。利用磁帶示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詞匯和語言結構的記憶,而且不容易忘記,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語感能力,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多運用錄音示范與教師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也要加強自己的示范修養,盡量使自己的語音與磁帶接近。
(2)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朗讀環境。英語朗讀是非常枯燥的,如果組織不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好動、喜變化,這是他們的心理特點,朗讀時就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多樣化的訓練方法,比如,可以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讓小學生代替教師領讀,相互評讀等。這樣,學生的朗讀興趣就提高了,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要。多樣化的朗讀可以讓學生百讀不厭,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形成語感。課堂氣氛也會非常活躍,培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3)朗讀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如果把英語的趣味性特點融入課堂,英語朗讀變得游戲化,那么,良好的課堂氣氛就形成了。例如,在一次復習課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提高難度,特別組織了一次趣味性朗讀。有一段英語故事中,出現了五個角色,要求學生用五種不同的聲音模仿朗讀。而且每個學生都有這個朗讀的機會,在每組的練習中,都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當然,在朗讀過程中,不光為了讓課堂活躍起來,也要讓學生讀得準確而且流利,否則失去了朗讀的意義。
(4)給學生鼓勵性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及時的評價,評價時多發現學生的優點,以表揚為主,發揚優點。當然,針對問題也要提出中肯的建議,并及時給予糾正。對于朗讀優秀的學生,我們要給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準確,而且感情要豐富,速度稍快,表現出英語的特色,這部分學生就會成為學習榜樣。而對于朗讀水平較弱的學生,要多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形成勇于趕上的決心。
總之,朗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最主要教學環節,我們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朗讀習慣,教師要重視朗讀,并在朗讀教學中多研究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快樂,培養良好的朗讀能力,形成英語語感,為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助力學生成才。
(江蘇省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區杭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