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九珍
作文評語是一種師生心靈互動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催化劑。老師不僅是第一位讀者,也是最權威的評價者。要想讓學生把心里的話說給你聽,老師就要做學生信賴的朋友,使他們增強寫作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寫作心境處于最佳狀態。作文評語不僅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習作寫得如何,更能讓學生從習作中找到快樂。作文評語也是老師與學生心靈交流與溝通的平臺,讓學生從長期的評語中領悟寫作技巧,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一、從學生的寫作動機入手
動機會直接推動人進行各項活動,當然也會促使學生產生想寫的欲望。低、中年級學生的寫作動機由興趣引起,凡有趣的事物他們都想寫;而高年級學生的寫作動機除了興趣外,還有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因此,針對學生不同的寫作動機,對作文作出正確的評價,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利的。例如,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在哪里。教師課前已激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還命題為《老師,你這樣尋找我的家》。學生認真寫,不放過一個岔路口,生怕教師找不到他們的家。看了陳陽寫的作文我的批語是:“你寫得真仔細,按照你寫的作文準能找到你的家。”第二天下班,我去了他的家。一進門就說:“陳陽,你作文寫得很對嘛,老師今天就是按你寫的作文找來的。”他聽了,開心地笑了。講評時,我再次提到了他的作文,問他感受時他說:“老師,這是我寫得最認真的作文!”這位學生的寫作動機是想讓老師看了作文后能找到他的家,而這動機在老師的評語中得到充分肯定,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從此,每次作文他都認真完成,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二、從學生的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得知識的動力。學生對喜歡的事物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寫作時,教師不要把題目定死,應該讓學生有所選擇,如《我愛……》這類文章,學生愿寫,原因就是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此類文章的評語,就應該從學生的愛好上去構思。有位學生寫了篇《我愛包餃子》的作文。我的評語是:“你包的餃子真漂亮,老師也想學一學。你能把包的過程再寫具體些嗎?這樣老師看了你的作文也能學會包餃子。”他看了之后,非常樂意地接受了,還問該如何改。以后的作文更認真。在寫作前為學生注入“興奮劑”提高寫作興趣,在作文后再次為學生打氣——寫上師生心靈互動的評語,使學生看到自己在寫作中的點滴收獲。久而久之,學生便會改變對作文的態度,作文水平也會不斷地提高。有位同學寫了《我愛畫畫》,我的的評語是:“你的文章就如你的畫一樣,很美,但記住‘學無止境呀!”還有一篇比較有個性的作文《我愛電腦》,小作者介紹了自己愛玩電腦,并不是上網打游戲,而是學習編程,可是他的父母不理解他,認為他是在玩游戲,禁止他上網,文章中寫出了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我的評語是:“你的習作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你的電腦水平老師很佩服,老師會跟你家長溝通,但前提是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學生看了評語后,學習更自覺了。
三、從學生的寫作情感入手
寫作時,學生的情感從內心流入作文里,又由作文流向老師的心田。評價時,老師用心地閱讀學生的作文,把一份份真實的情感借助文字灑向學生情感的小溪中,讓它永不停息地流淌,這是一種情感的延續。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寫作技能的指導,還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就學生作文中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道德情感等方面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覺得他們高興的時候,老師在鼓掌,他們傷心的時候,老師在傾聽他們訴說。激發學生潛在的表達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熱情,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寫作水平的提高。《河水是這樣污染的》這篇文章,寫人們向河中倒垃圾的事,非常成功。我的評語:“對,這些人太不像話了,那我們該怎么辦呢?”短短的一句話,肯定了這位學生的觀點,使師生情感產生共鳴。此外,還應注意評語要有新意。每次發下作文本,學生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老師寫的評語,看看自己這篇文章老師是怎么評價的。既然學生對老師的評語有興趣,我們就應抓住這一點。多鼓勵,只要有一點進步老師就給予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如:“你的作文寫得真棒,會用比喻句了”“你這次的作文比上次認真了,字數比以前多了,語句也比較通順了,堅持寫下去,你的作文一定會寫得更好”“看了你的作文,老師知道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你長大了,懂事了,老師為你的父母有你這樣的孩子而感到自豪”……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評語,卻能讓學生捧著自己的作文本感動好長時間,使他們寫作的興趣更濃。
(江蘇省昆山市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