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考的?!蔽以谡Z文教學時嘗試著運用音樂、圖畫、詩歌、表演等藝術形式,讓學生體味到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一、簡筆畫——助生解讀
在課堂上大量運用簡筆畫進行教學,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簡筆畫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時,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在黑板上迅速地畫了一棵樹,隨著教學的繼續(xù)我在上面添畫烏鴉和狐貍,同學們見了如此可愛的圖畫,興致盎然,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簡筆畫能幫助學生背誦。《廬山的云霧》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要求全文背誦。課文第二小節(jié)講云霧的不同姿態(tài),我在教學時根據課文內容畫出簡筆畫,讓學生一目了然。在指導背誦時,學生看著簡筆畫回憶課文,很快就能背熟。
簡筆畫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驗情感?!渡鼧颉芬晃拿枋鲆粚仙倭缪蚩缭綉已碌奈淖郑瑢W生不明白,此時我請學生邊讀課文邊看我畫出簡單的示意圖,等我畫完時學生恍然大悟,同時也被老羚羊那種敢于犧牲自我保護羚羊群的精神感動。再來一次感情朗讀,孩子們的眼里閃爍著晶瑩的淚花,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嗎?
二、音樂——引生入境
特級教師李吉林認為:“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直接,更豐富,更生動的感受?!币虼?,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恰當地使用音樂,使學生置身于樂曲所創(chuàng)設、營造的特殊氛圍中,調動其情感,促進其理解。
課伊始,利用音樂導入新課,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里,把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統(tǒng)一起來,他們的身心在音樂的感染下,很快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去,與作者一同歡欣鼓舞,一同黯然泣下?!犊鞓返墓?jié)日》主要描寫了孩子們歡度兒童節(jié)的快樂場面。我用同名歌曲《快樂的節(jié)日》導入新課,霎時,優(yōu)美的音樂把學生融入了節(jié)日的氣氛中,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教學《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時,學生很難進入文本,難以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為了激發(fā)學生對白衣戰(zhàn)士的熱愛之情,我播放了悲涼的曲子,加上我的語言描述,同學們仿佛來到了葉欣的追悼會現場,大家都哭了。課文語言似乎成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深情地讀著:“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币磺?,激起了同學們無盡的哀思,更激起了同學們對可敬的白衣戰(zhàn)士無比的崇敬和熱愛。
我們還可以利用音樂配合課文朗讀。為了使朗讀聲情并茂,朗讀課文時可以配上合適的音樂,不僅能給聽眾帶來美感,而且還能激起讀者的情感波瀾,擴大讀者和聽者的想象空間。
三、表演——體驗創(chuàng)造
(1)在表演中體驗。在課文表演這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能積極地參與,主動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滿了成功的歡樂,而沒有失敗的煩惱。例如,在教《小露珠》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小蟋蟀、小青蛙和小蝴蝶,和小露珠打招呼。一位小學生在扮演小青蛙時,直接走到了講臺前。其余的學生見了立刻叫了起來,“不對不對,小青蛙不是這樣的?!边@位學生在表演中受到了挫折。這時,我讓他再讀讀課文:“蹦到大荷葉上的小青蛙對小露珠說……”他立刻明白了:小青蛙是蹦到荷葉上去的。第二次表演時,他一邊“呱呱呱”地叫著,一邊蹦蹦跳跳地蹦到講臺前,學生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此后,其他學生在扮演小蝴蝶和小蟋蟀時,都能從課文中找準關鍵詞,表演出了小動物們的特點,獲得了成功。在這樣的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語言文字的準確性,為他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基礎。
(2)在表演中感悟。課文表演的形式就是利用角色的新異感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更深切地理解課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語言和行為?!豆珒x休拒收禮物》一文,學生通過表演公儀休拒收管家送來的兩條活鯉魚,感受到了公儀休的清正廉明,管家的阿諛逢迎。在表演時學生自己為角色化妝,添加道具??梢钥闯雒恳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道具都體現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感悟。
(3)在表演中創(chuàng)造。課文表演時學生積極地參與和實踐,他們能根據大家對角色的期盼,在表演中不斷地碰撞出思維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教《三顧茅廬》一課時,我讓學生表演劉備等人三請諸葛亮的經過。劉備站在臺階下等候諸葛亮午睡醒來,扮演劉備的學生見到諸葛亮翻身時,加上了欲言又止的動作;扮演張飛的同學創(chuàng)造性地在表演時不斷地走來走去,嘴里嘀咕著:“大哥怎么還沒有進去?”瞧!性急的張飛和敬才的劉備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這就是學生將課文和自己的生活積累結合起來產生的創(chuàng)造。
語文,是一門五彩繽紛的學科,教師就要調動一切力量,運用多種手段,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讓語文課成為孩子心底里流淌的歌。
(江蘇省泰興市大慶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