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厚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和發展,我國對于高中教學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素質教育時代,必須將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作教育教學的重點。不同的學生由于在個人接受能力、學習基礎與學習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傳統的教師統一的教學模式往往存在著顧此失彼的現象,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為了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分層次教學法被提出和應用,這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育教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有效的解決了學生之間存在學習差異的問題,而且還有效的帶動了整體教學生水平的提高。為此,本文將對層次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層次教學法 高中物理 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69-01
新課程教學改革為高中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老舊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必須利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層次教學法不僅能夠很好的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需求,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是一種面向全體的有效的教學模式。現階段層次教學法已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獲得了十分廣泛的應用,而本文將主要以高中的物理教學為切入點,對層次教學法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影響進行研究。
一、層次教學法概述
分層次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興趣特點等因素,有區別地設計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型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化發展的教學方法[1]。此種教學方法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十分重視對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在尊重學生需要和選擇的基礎上,著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層次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現階段,我國的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普及和深化。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學校的教育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與選擇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其個性化發展。上節已經提到,層次教學法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以以人為本為原則、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基礎的教育教學模式,將這一教育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層次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在教學之前根據學生水平的差異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針對學生學習層次的進行分層提問,并通過不同難度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帶動全班物理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構建和諧課堂的基礎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標準中明確規定,需要教師們在教育教學中逐步構建起和諧生動的教學課堂。只有教師營造好了和諧生動的動態生成性教學課堂,才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們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而層次教學法正滿足了這樣的教學需求[2]。層次教學法鼓勵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具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高水平學生學習成效的進一步提高,還能夠兼顧到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激勵他們奮起直追,不斷提升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營造出生動和諧并且積極健康的課堂教學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促進學習成績的大幅提高。
三、層次教學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
(一)幫助高中物理教師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清晰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的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利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接受能力與其它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進行深入了解,并以此為根據來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師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制定出清晰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教學難度的調整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此種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成功實踐不僅能夠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還能夠進一步激勵高水平的學生向更加廣闊的領域中去鉆研和探索。
(二)優化高中物理課堂的提問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極大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能力。然而由于學生的學習層次不同,教師提問高難度的問題時,低學習水平的學生往往無能為力,久而久之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而教師提問低水平的問題,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毫無意義,這對于課堂教學成效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3]。為了促進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提問,教師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設置出相應難度的問題,并指出相應水平的學生進行回答,使全班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被提問以及思考提高的機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后作業難度分層
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也存在著學生學習水平存在差異這一問題。為了更好的實現課后作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根據分層教學的原則與理念,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課后作業,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努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與求知欲,促進其學習水平的進一步發展。而對于層次水平稍差的同學,教師應該布置一些更加傾向于鞏固知識,扎實基礎、適當提高的課后作業,提高該學習層次學生的水平[4]。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性階段,而物理教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項比較有難度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十分重視對層次教學法的合理利用,針對班級內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符合該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齊更新.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林文波.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7(8):49-50.
[3]朱光明.尋求高中信息技術實驗教材的新突破[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11(2):12-13.
[4]李冬梅.新課標下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6(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