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國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會計電算化以其高效、準確、應用范圍廣等優勢代替了傳統會計行業的手工記賬,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會計人員逐漸發現,電算化也存在部分風險。本文著重分析了目前企業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典型風險,并對這些風險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電算化風險 防范措施
會計電算化的興起是會計行業的一次重大變革,它不僅減少了會計工作的繁瑣程度,還為企業財務高效運轉提供了方便。電算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的高效性、快捷性、便利性以及實時性。但是,在電算化給會計行業帶來飛速發展的同時,會計行業也因此出現了新的風險、產生新的矛盾。因此,尋找解決電算化帶來的風險的問題已經成為企業會計界探究的焦點。
一、會計電算化風險概述
會計電算化,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方位運用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存儲、輸出、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充足與實時性的信息。概括起來就是將電子計算機應用到會計工作中。會計軟件可以完成部分手工無法完成的會計工作,最重要的是電算化可以幫助會計人員高效完成復雜繁冗的會計工作。
由于會計信息系統自身的特點,會計電算化后的固有風險增加了不少。具體來說是因為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相關人員錄入原始憑證或記賬憑證后,系統就會自動生成記賬憑證,系統也會自動生成會計賬簿、報表等,因此,若對原始憑證或記賬憑證進行增、刪、改動,最終的會計結果就會改變,且不留下任何可辨痕跡。而手工記賬則很難對已經寫入的數據進行修改,即使修改一種報表也不會影響到其他數據報表。在此意義上,電算化的風險比傳統手工記賬風險更大,且無法追究難度很大。除此之外,給企業會計工作帶來風險的還有計算機病毒、電源故障、程序處理錯誤、網絡問題、遭遇非法用戶入侵等。
二、會計電算化風險分析
(一)商業機密更容易泄露
這是電算化給企業帶來最嚴重的風險之一。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既有利端又有弊端,不法分子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非法竊取商業機密,篡改財務信息,對記賬憑證或原始憑證進行刪改等操作,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導致企業的破產。企業要想取得優勢的競爭地位,又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傳遞技術,因此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為了會計電算化系統運行網絡的安全,企業要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對這些不良攻擊加以控制。
(二)電算化軟件配置不當
市場上的會計軟件有十幾種,其中使用較多的有網絡財務軟件、在線財務軟件、會計信息化軟件、會計決策軟件等。不少財務單位在選購軟件時,往往會陷入兩個誤區,即追求最新、最先進的產品,而忽略了最佳效益原則;另一個則是遵從節約的購買原則,購買廉價的甚至盜版的軟件,致使在使用過程中頻繁出現問題,非但無法為企業節省開支,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嚴重者造成企業財務混亂。總之,企業在購買財務軟件時,如果不考慮企業自身的需要和實際情況,一方面將導致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為會計工作埋下隱患[1]。
(三)財務內部制度不夠完善
用電算化處理數據時,電子數據只要經過確認即可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報表等數據,這表明審核和確認的電子數據直接決定了賬簿和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用手工記賬則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為每個環節都會有不同的財務工作人員簽字蓋章,想要整體篡改財務數據幾乎不可能。為了降低這種風險的嚴重程度,可以加強授權、審批等內控制度的力度。此外,有些單位沒有做到將財務各環節的工作分離,比如有些會計人員既對數據進行輸入和輸出,又負責數據的報送,這樣擴大了查漏的難度,不利于在出現財務漏洞找到問題根源。正是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力度不夠,才造成重要數據被未經授權的人員作假舞弊的現象發生。
(四)會計人員操作不規范
不少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人員在短期的電算化培訓后就上崗工作,對電算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還不夠熟悉,對計算機的維護管理、軟件硬件的基本知識比較生疏。只經過短期培訓的財務人員,非但不能在電算化發生故障時及時解除,還可能因為自身的操作失誤造成數據的丟失、硬盤的燒毀、系統的崩潰等問題。因此,財務人員的不規范操作是導致電算化后企業出現的財務風險。
三、防范電算化風險的策略
(一)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雖然互聯網的普及擴大了會計電算化獲取信息的途徑,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但與此同時,互聯網也給電算化增加了風險。為了會計對電算化中的不良因素加以控制,保證電算化系統運行網絡的安全性,企業首先對電算化信息庫進行使用限制管理,實現公司相關人員每人一個密碼,訪問權限也要進行控制。企業要求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進行嚴格的加密處理,防止黑客的惡意攻擊,盜取會計信息。工作人員定期對軟件殺毒,防止病毒的侵入造成數據的流失。
(二)合理選購電算化軟件
企業在購買電算化軟件時,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選擇最適合自身企業財務的軟件。為了避免因軟件造成的隱患,首先企業在選購電算化軟件前,應規劃好需要添加的設備的類型、型號、數量等。其次要注意購買經過相關部門審核通過的會計電算化軟件,最好是知名品牌,并且與供應商簽訂合同,以便售后問題的解決。所購買軟件應配備詳細的操作說明書、疑難問題的解決辦法等。軟件在使用之前必須設置為未經授權,以確保操作人員無法更改數據,避免因數據修改造成的巨大損失。除了購買知名名牌軟件外,盡量購買大型財務軟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能夠及時更新升級,保證軟件的長久使用。
(三)完善會計電算化管理
首先,企業應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防止相關人員因為利益的誘惑做出違法的事情。其次考慮到電算化后軟件操作的重要性,企業應該積極培養會計電算化專業化人才。要求其考取會計電算化證書,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電算化操作考核,在軟件更新后及時培訓電算化操作人員新的知識。為了建立健全的崗位分工責任制,明確規定開發維護人員不能兼任財務人員,電算化崗位人員不得兼任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一人多項授權現象,減小權利范圍,以防止其非法操作[2]。為了有效防范電算化操作人員篡改的風險,企業可以選擇建立操作日志制度,即在相關人員操作后,系統自動生成操作人員的相關備注。最后,企業應該定期檢查電算化軟件中的財務信息,一旦發現不對的地方,立即檢查找出問題所在,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提高會計人員對電算化軟件的熟練程度
為了盡量減少因技術不熟練而造成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的失誤,電算化操作人員應該對軟件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會計電算化的實現不僅是會計核算工具和方法的改進,也是會計體系的改進。因為會計電算化使得會計工作人員得以從繁瑣的記賬工作中解脫出來,而剩余的時間則用于財務管理上,整體上促進了企業經濟的發展。會計人員既要充分了解會計電算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又要認識到防范電算化風險的迫切性,更要意識到會計電算化財務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因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直制定會計電算化發展計劃,逐步展開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
四、結束語
企業的會計電算化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既要了解它的風險,又要積極尋求防范的措施。當然,電算化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剔除,這就需要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提高、企業領導的積極應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的提升等等各方面的協調努力,促進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謝日芳.淺析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J].企業導報,2013,12(5):145-146.
[2]賈娜.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9(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