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商品與勞務的賒銷、賒供儼然成為當代經濟的一個熱點問題,這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可能帶來的風險是導致資產流失,負擔加重,降低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因此,實施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落實整改,盡可能減少壞賬損失,控制及防范應收賬款的風險,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關鍵詞】應收賬款 風險 資金 信用
一、應收賬款風險分析
(一)應收賬款風險含義
應收賬款風險是指企業的應收賬款受到市場上的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對應收賬款的收回產生了障礙,進而所引起的壞賬損失,以致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長。應收賬款的風險與應收賬款的規模成正比增長,企業利用商業信用落實的銷售額越大,承擔的應收賬款風險相應的越高。
(二)應收賬款風險主要表現
第一,增加了企業資金機會成本損失。在實際生活中表現為被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大量存在,導致占用的資金削減了其時間價值;因應收賬款催收使企業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了催收力度;同時,因太多資金被沉淀,借款期限被延長,增加利息費用。使得資金損失了獲利機會,增加了資金的機會成本。
第二,降低資金的周轉速度,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在賒銷產品時,發出存貨,貨款卻無法一起收回,而企業對逾期欠款的客戶又積極主動采取措施挽回,應收賬款成為壞賬或者被占用,將會直接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對企業的正常經營有著負面影響,也會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阻礙,甚至企業的資金鏈一旦斷裂,企業將會走向破產邊緣。
第三,易形成呆賬。企業應收賬款的發生,必然遇到這樣的一個瓶頸:此些應收賬款里,不是全部的應收賬款都能如期收回,企業勢必要接受呆賬的風險,呆賬的存在和發生會給企業心理和精神帶來不可估量創傷。
二、應收賬款風險的控制及防范
(一)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建立信用檔案
企業在作出是否對客戶提供商業信用以及對哪些客戶提供、賒銷的額度多少等決定之前,要清楚客戶的一切主體情況,做到知彼知己,有備無患。如客戶是否具備法人資格、注冊資金和經營規模、管理層人員的情況等,為信用評價提供相對完整和科學的依據。集中歸檔并隨時更改客戶信息,資料應該包含企業與主要客戶交易的歷史資料,從客戶背景狀況、客戶盈利狀況、客戶償債能力、客戶素質和信用記錄等方面對每一個客戶進行綜合評價,估計客戶每筆業務的最高信用支付金額,為業務部門提供可參考的指標數據。此外,對提供信用的客戶,企業還應適時監督信用狀況是否會變化,如果對方信譽出現嚴重的失常現象,經營效益虧損時,企業應重新調配整頓經營策略,避免發生經濟損失。
(二)強化追蹤分析及合同管理
從賒銷過程一開始,為了按期收回應收賬款,成功地實行從商品、勞務到貨幣的轉變過程,避免應收賬款遭受拖欠乃至發生壞賬損失,企業要對賒購者的守信程度、償債能力、履約狀況實施追蹤調查,研究客戶現金的持有量與調劑水平是否滿足兌現的條件,應將那些掛賬時間長、信用品質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重點考察對象,落實相關建議意見是否執行或采納。由財務部門建立應收賬款風險監督預警機制,即按合同要求對到期未還的逾期資金,要提出報告,迅速反饋給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
(三)建立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制度
不管一個企業的貨款回收策略計劃得多么完善,落實得多么到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設立壞賬準備金制度。盡管不會對應收賬款的質量和范圍有著直接影響,但它卻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企業抵抗壞賬損失風險的能力,克服企業提供商業信用的局限性。所以,企業應根據穩健原則,對壞賬產生損失幾率預先做出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金制度。參考企業會計制度章程計提壞賬準備金,用來彌補因債務人死亡,債務單位停產、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等已無法收回的壞賬損失。
(四)制定嚴格統一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又稱應收賬款政策,是指企業在采用信用銷售方式時,為對應收賬款進行規劃和控制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規范。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期間、信用額度和收賬政策四個方面。
第一,信用標準是企業決定授予客戶信用所要求的最低值,也是企業關于可承擔風險提供的一個基本辨別標準。
第二,信用期間是企業批準客戶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這個期間長短必須適中,要求慎重確定。
第三,信用額度是企業根據客戶的償付能力給予客戶的最大賒銷限額,確定恰當的信用額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過度賒銷超過客戶的實際支付能力而使企業承受損失。
第四,收賬政策是指當客戶違反信用條件時,企業所選用的收賬策略與方法。
(五)激勵與責任追究相結合
轉變回收債權只是財務部門工作的錯誤認識,將“應收賬款”的回籠一起規劃到預算指標管理,當作各部門年薪和員工績效獎金考核模式之一。若責任人到期不能收回資金,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對于導致逾期應收賬款的業務部門和經辦人員,企業理應在內部以得當的方式給予警告,接受員工的監督;對于導致壞賬損失的業務部門和責任人員,企業應當參考考核機制視其情況扣減工資;對人為造成的呆壞賬,要有明確的賠償制度,損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之,應收賬款對企業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既是財務“風險源”,又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器”。如果對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很可能會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所以,科學合理地控制與防范應收賬款的風險作為企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應引起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我們務必清醒地明白,防范應收賬款的風險責任重大,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應毫不懈怠,為企業筑起一道防范經營風險的防火墻,使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劉文軍.應收賬款風險及其對策[J].冶金財會,2011年06期.
[2]張秋榮.應收賬款的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陜西煤炭,2011年03期.
作者簡介:李銀亮(1966-),男,漢族,河南許昌人,任職于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勘查院,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