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群
【摘要】縣級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減少醫療診治過程中的醫療安全、財產物資和財務風險,積極推進醫院運行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對現階段縣級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完善措施進行相應的闡述。
【關鍵詞】縣級 公立醫院 內部控制
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為了適應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滿足醫院內部管理的需要,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基本規范要求,醫院應結合自身實際需要,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以強有力的執行力為契機,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最終達到完善內部牽制機制和約束機制。內部控制是縣級公立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不斷提高縣級公立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規范財務行為,降低經營風險,保證各項財產物資的安全,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提高醫院運行效率和社會效益。
一、縣級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工作認識不足
作為醫院內部控制的核心,內部控制機構擔負著對醫院經濟活動和運行的監督,并約束和規范醫院經濟主體的活動。現階段部分縣級公立醫院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主要體現在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認為各科室在工作職責范圍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就算達到標準要求,對于內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完全沒有意識到。有些醫院沒有設立內部控制機構,而有些醫院設立了機構,但對于內部控制機構人員的配備和專業水平并不重視,機構形同虛設,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內部控制沒有覆蓋所有的業務和事項,也沒有全員參與,無法達到風險預防和風險控制的作用。
(二)內部控制措施無法落實
目前,一些縣級公立醫院由于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也就無法落實到位,一些不相容職務崗位沒有相互分離,出現會計職務兼審計職務、一人保管所有印章、同一部門辦理合同業務的全過程、同一部門辦理固定資產采購業務全過程等現象。由來沒有嚴格執行內部監督,在辦理各項業務和事項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如藥品、衛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采購沒有事先做好預測,隨意性較大,出現存貨積壓,因過期而無法使用,造成醫院資金的損失。對一些先進的醫療設備事前不做好充分論證,盲目購買,結果由于使用率過低而無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沒有執行預算控制管理,對成本費用支出控制不嚴,如日常辦公用品、會議費、培訓費、業務招待費及水電費等沒有控制指標,費用支出過大;一些崗位人員過多,造成人員經費支出過大。這些充分體現了醫院內部控制可操作性和針對性不強,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措施沒有落實。
(三)內部審計及財務監督沒有發揮作用
按照《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近年來,縣級公立醫院相繼建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大多數只是兼職和掛靠的崗位,內部審計部門工作人員業務知識不熟悉,執行和檢查只是形式,稽核工作欠缺完整性,使得醫院的審計部門應有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審計行為受到分管領導的安排,以致影響到審計工作的客觀性。長期以來,相對于醫療管理方面而言,醫院管理層對財務管理重視不足,沒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也不積極引進高水平的財務專業人員。致使財務管理方面的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處理財務專業業務技能的能力有限,無法達到對醫院各業務事項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財務監督和控制作用,沒有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使醫院醫療業務成本過大,無法實現高效低耗的正常運行。
二、縣級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構和制度
內部控制是縣級公立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應建立內部控制機構,并制定嚴格規范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根據醫院經營管理活動的需要設置相應的部門、機構,明確內部職能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關系,實現組織機構的相互控制。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明確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健全和強化內部控制組織機構,進行合理的職責分工,完善醫院經濟活動中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對于醫院的一些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額資金支付業務等,應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實行集體決策,決策前進行可行性論證,保證決策科學合理。建立績效評價考核小組,加強內部控制與監督,保證醫院經濟活動運營過程合法、合規。
(二)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內部控制
建立電子信息管理系統,把醫療收入、醫療成本、資金管理及物資采購、領用等方面內容的操作流程、功能、操作授權和數據結構等與內部控制制度相結合。同時,加強電子信息系統的應用控制,確保數據輸入、輸出和處理的真實完整性,對于數據庫進行嚴格的管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信息數據的安全性,保證數據不丟失、不損壞和不被非法侵入。利用電子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及時了解醫院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并加以完善,達到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
(三)加強對各項財產物資的內部監督
縣級公立醫院應加強對藥品、衛生材料、低值易耗品、醫療器械和設備、工程項目的監督檢查。在采購環節,屬于政府采購品種范圍內的藥品、衛生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照政府采購的程序和相關規定進行采購;同時,應按科室一定時期內需要量來確定采購數量,避免造成存貨量過多,既占用資金,又容易因過期在而造成損失、浪費。對達到規定限額以上的設備上報政府采購辦或者參照《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定,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辦理采購相關事項,達到規定限額的應該請紀檢部門相關人員參與監督。工程項目預算在規定限額以上的必須履行政府采購程序,實行公開招、投標,保證工程項目的公開、透明。各項物資的領用應嚴格控制,避免損失、浪費。同時,定期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清查盤點,盤盈盤虧的物資經相關部門領導審批后做賬務處理,保證賬實相符和各項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
(四)完善醫院的內部會計控制并接受外部監督
內部會計控制是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內部會計控制,以《會計法》、《醫院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結合醫院的具體情況,明確相關崗位責任人的職責,建立可靠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預交金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退費制度、備用金管理制度和印章管理制度等,規定管錢、管物、管賬人員的相互制約關系,加強相互之間的監督作用,防治舞弊和差錯的行為發生,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防范經營風險。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存在問題及時整改,保證醫院經濟活動合法合規。
(五)提高會計、審計人員業務素質
縣級公立醫院財務部門及審計部門人員配置普遍偏少,會計人員專業技能較低,部分崗位只能實行一人多崗的工作狀態,不利于內部控制的實施。為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除了要引進高學歷的年輕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外,還要對現在各崗位財務人員進行不定期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財會人員擔負著對醫院財務情況的反映、監督、決策等職能,這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在崗繼續教育,使他們及時掌握新政策、新法規、新制度。會計人員只有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內部控制才有可能得到實施,并為醫院經營管理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小結
縣級公立醫院的正常工作運轉需要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保障,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利于醫院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實現醫院高效低耗的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魏華.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執行現狀分析及完善[J].管理世界, 2012(05).
[2]康雷媛.醫院內部控制在縣級公立醫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測繪通報,2012(01).
[3]張宗正.對公立醫院資產管理現狀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
[4]李艷.關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