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秀

【摘要】借助于情感因素量表,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在課堂英語學習中的情感表現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通過相關分析考察了情感因素與學生英語總成績、聽力和口語的相關性。結果表明:被試的焦慮情緒、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分別與其英語總成績、聽力理解及口語成績顯著負相關。據此,作者提出將情感因素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若干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情感因素 動機 焦慮 自信心 英語成績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24-02
人們對語言學習中情感因素影響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Erikson、Maslow和Rogers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出的情感因素和教育與語言學習之相關性的理論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之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認知和情感是語言教學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合理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語言習得效果的提高。換言之,消極情感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而積極的情感則有益于創設利于學習效果的心理狀態。
國內對語言教學中情感問題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如王初明的“外語學習中的認知和情感因素”、“影響外語教學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以及郭書彩的“外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認知和情感需要”等研究從認知和情感的角度探討分析了情感因素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然而,截止目前為止,深入探討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尤其是聽說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缺乏確鑿的實證研究數據來佐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借助于情感因素量表和相關分析考察情感因素與大學生英語總成績、聽力理解以及口語的相關性并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可供借鑒和參考的可行性建議。
一、語言學習涉及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語言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感覺、情緒和態度等,學習者的情感狀態會直接影響其學習行為和效果。影響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可分為兩大類,即學習者個別因素(包括焦慮、抑制、自尊心、動機)和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課堂交流等)。情感因素包含一系列的個人因素以及自我與他人的感受。Krashen認為,情感因素主要指焦慮、動機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