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咽音是寶,當咽音用于藝術歌唱后,可使“死嗓變活嗓”、“土嗓變金嗓”,久葆嗓音的青春。林俊卿博士的“咽音”練聲體系,促進著我國對聲樂藝術的研究,推動著聲樂教學的發展。咽音練聲法已被更多的老師、演員、有識之士所接受。文章將簡單談談咽音的含義、咽音的歷史及咽音的發展、咽音的重要性、效能、個人的認識以及在歌唱實踐中的存在來簡單地談一談,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它、認識它。
[關鍵詞]聲樂藝術;咽音;咽音練聲法;歌唱實踐
聲樂藝術有著多種多樣的風格和流派,它們各自發揮著各自的長處,在藝術園囿中貢獻出芬芳和色彩。作為意大利美聲學派的一支,咽音練聲法傳入我國已近半個多世紀,經過林俊卿博士的實踐與發展,咽音練聲法逐步傳播開來,并培養了許多歌唱演員和戲曲演員,豐富著我國的藝術舞臺。
有人稱咽音是寶,當咽音用于藝術歌唱后,可使“死嗓變活嗓”、“土嗓變金嗓”,久葆嗓音的青春。林俊卿博士的“咽音”練聲體系,促進著我國對聲樂藝術的研究,推動著聲樂教學的發展。咽音練聲法已被更多的老師、演員、有識之士所接受。
本文將簡單談談咽音的含義、咽音的歷史及咽音的發展、咽音的重要性、效能、個人的認識以及在歌唱實踐中的存在,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它、認識它。
一、咽音
已經過世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一篇訪問中說道:“最好的發聲方法是回到大自然去,什么是大自然?就像初生的嬰兒的哭聲。”我國著名咽音專家林俊卿早在1957年以前已科學地論證嬰兒哭聲的發音方法是因為“會厭”卷起來成為發音管,用橫隔膜的彈力,聲帶迫緊縮短,邊緣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正是“咽音”。
咽音這個詞是由意大利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咽部的聲音”。“咽音”以咽腔為主要發音管,或者叫做共鳴腔,發音時咽部肌肉堅定,聲帶靠攏、迫緊、縮短、變薄,會厭形成卷狀,加上氣息的穩勁流動,便發出“金屬般”的聲音,界于“真聲”和“假聲”之間,具有上掛下連的橋梁作用和完美地把高、中、低音貫通的效能。
二、咽音的歷史和發展
凱薩利說:“關于它的發現,沒有供參考的資料,但是,肯定要追溯到大約三百年前公認的‘黃金時代的極盛時期中去。”在當時的歐洲,女人是不許在教堂里唱歌的,所以,為了要有女性一樣的高音音色的聲音,只好把未成年的男子閹割。他們被閹割之后自然就會應用“咽音”來發出“頭聲”。這些閹人歌手有著男性健壯的體格,但嗓音上卻保持了女性化的效果。他們使用令人難以置信的輕巧、靈便的“頭聲”音色,極受當時人們的歡迎。
在17和18世紀,閹人歌手曾一度獨霸歐洲舞臺,形成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歌唱發聲方法,一直被使用著,保持到19世紀末。這種方法仍然是訓練獨唱者,尤其男高音教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這種方法沒有命名,僅僅保持在少數名師的手里,直到20世紀初,咽音才被荷伯特?凱薩利等聲樂家們公開推薦于世。
咽音練聲法又在上個世紀由意大利著名歌唱家鮑那維塔帶到中國,傳授給嗓音研究專家、歌唱家林俊卿博士。
林俊卿博士在實踐中證明咽音不但是增長歌唱嗓音能力和擴展音域最有效的方法,同時又是訓練時間最短、收效最快的練聲方法。
1954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撥出專款成立了上海聲樂研究所,請林博士主持工作。林俊卿博士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完成了多部著作。在這里將要提到他寫的《咽音練聲的幾個步驟》一書,書中科學地介紹了咽音的方法、作用、效能,這將咽音在中國的發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林博土的學生王寶璋先生,曾在上海聲樂研究所系統地學習了咽音的方法,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寫成《咽音技法與藝術歌唱》一書。
三、咽音練聲的重要性,效能及在歌唱實踐中的存在
咽音不僅是個專用術語,而且還包含著與眾不同的練習手段和奇特的聲音形象的潛在含義。咽音的效能歸納起來有六點:(1)它能增強歌唱者發高音的能力;(2)它能改進歌聲的音質、能豐滿音色;(3)能對真聲和假聲起到橋梁作用,不產生“換音”的現象;(4)增強歌唱的持久力;(5)對于聲帶已經有病變的人,只要還有能力歌唱,它能掩蓋聲帶的缺點,不因為多發響音而受到損害;(6)它能治療聲音發抖的毛病。這些效能都是由林俊卿博士研究實踐后總結出來的。
作為咽音練聲法的學習者,對于以上幾點我也有一定的認識:原來練聲時高音也能上去,但高音沒有泛音,缺少水分,聽起來不夠圓潤。在實踐中,盡量采用咽音的喊嗓方法進行調節,逐漸地高音有一些改善,音量比原來有所增大,并且有了泛音。在練習中深深感受到咽音練聲的神奇性,每做一條練習,都得調動全身每一塊肌肉,使本人體會到了“整身運動”的過程,而嗓子那部分肌肉卻不覺得累,聲音聽起來比原來有力度,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當然,這要通過正確的呼吸支持才可獲得。相信不斷地堅持下去,熟練地掌握咽音各個步驟,將會嘗到它更多的甜頭,嗓音會出現本質的變化。有了良好的嗓音基礎,在藝術歌唱的訓練中會大大進步。咽音還可起到嗓音保健作用,對于有嗓音疾病的人,能夠起到治療的功效。無論男女老少,學習了咽音都有極大的好處,它會使你永褒嗓音青春。
認識到了咽音練聲的效能以后,我們就可以在聲樂教學和藝術歌唱中,恰到好處地學習應用咽音,以最終獲得美好的歌唱方法。
總之,當歌聲帶有適當成分的“咽音”,其音色就帶上金屬般的脆亮成分,聲音就變得美妙而動聽,并比較富有致遠的穿透力和表現力。我們要清楚具有美好的嗓音和較強的演唱能力是聲樂藝術的基礎,而咽音的獲得恰恰解決了嗓音和演唱能力的問題。作為正在學習的人,要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它,去掉偏見,主動地、有意識地學習和掌握它。
作者簡介:于晶晶,女,新疆昌吉州文化館群眾文化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