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琪 胡曉偉
[摘要]鋼琴二重奏是一種對鋼琴演奏者全面發展起重要作用的演奏形式,分為四手聯彈和雙鋼琴兩種教學形式。文章就鋼琴二重奏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態以及此種方法演奏對于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意義和教學形式與方法等問題進行簡要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鋼琴二重奏;鋼琴教學;鋼琴演奏者;音樂素養
鋼琴二重奏是從鋼琴教學中演變發展出來的一種演奏形式,劃分為四手聯彈和雙鋼琴兩種教學形式。本文就鋼琴二重奏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態以及此種方法演奏對于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意義和教學形式與方法等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一、鋼琴二重奏在教學中的意義
鋼琴二重奏最早起源于16世紀英國,作曲家卡爾頓尼姑拉絲所創作的《二人同在一架管風琴演奏的詩節》,它是鍵盤樂器四手聯彈的最早范例之一。鋼琴二重奏是室內樂重奏形式的一種,開展此項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鋼琴彈奏技巧,同時能讓學生享受到彈奏的樂趣,有益于提高自身修養,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鋼琴二重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鋼琴二重奏教學模式,從授課方式上,突破了長期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一對一”的單一教學形式,由獨立的個體轉變成為兩個人合作演奏,在互相協作演奏、不斷調整個人演奏節奏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致,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有利于發揮學生潛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從選擇練習曲目上講,在二重奏的教學過程中增強了練習曲的強度與藝術性,加上彈奏形式的特例獨行,學生也會因合奏形式與參與彈奏而感到興奮,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二)鋼琴二重奏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聽覺意識
在鋼琴演奏中,視唱練耳很重要,良好的聽覺意識對于一位鋼琴演奏的藝術家來說尤為重要。在鋼琴二重奏的演奏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隨時注意自己演奏的節奏和彈奏的聲部,同時需要注意配合合奏者的演奏節奏和音頻,要準確聽到雙方在演奏中包括樂句分句起止的整齊自然、語氣的配合與交流、力度的協調一致、音色層次的變化控制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以保持音樂形象與情感的協調一致。通過有效的日常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覺意識與音樂敏感性。
(三)鋼琴二重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音樂教學應當以培訓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表現力為主要目的,以學生是否能正確理解作品的主題與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手段來表現藝術形象為衡量標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特殊的演奏形式加深對作品深層次的理解,對特定音樂形式的結構、情感表現、音樂語言都有著獨立的理解與表現力。在合奏過程中,積累大量演奏經驗的同時,學會對旋律的處理、伴奏與旋律之間的關系、作品形象與自我情緒的傾注等。音樂教學是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學生自身表現力的手段,在教學中,學生應當學會以音樂演奏形式和技巧作為手段去表現作品帶給自身的感受,學會將演奏作品與現場當作是傾注情感的對象,將自我感受力傾注在作品當中,擺脫作品對自身的束縛,以作品為輔助演奏,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
(四)鋼琴二重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合作意識
鋼琴二重奏既分層次教學,又根據學生的基礎技術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所謂“合作”即聯合進行演奏,合作的目的在于雙方合奏者能夠準確、有效地完成演奏曲目,并在日常的合奏訓練中,由原來相對獨立的個體關系轉化為密切合作的伙伴關系。學生之間由原來的競爭轉化為合作,呈現出生生互動、團結協作的新局面。在協作的同時,彼此間形成依賴:目標性的相互依賴,合奏的彼此需要共同建立目標——達到合奏曲目和諧,共同完成合奏。在這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并且在這樣的演奏模式下,學生彼此承擔各自的責任,有效地建立了學生的責任感。自我責任感的建立,能夠使學生逐漸清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更好地在日常訓練中則優弊短,意識到自身所存在的不和諧與合作者、合奏曲目的不和諧,在這反思的過程中,改正自己的缺點與提高技術上的缺失,進行有效的彌補,在實現自我認知的同時更好地完成曲目協作。
二、鋼琴二重奏的教學形式和方法
伴隨著教學的需求,鋼琴二重奏逐漸改變著傳統的獨奏式演奏模式,鋼琴二重奏是一門合作藝術,它通過演奏者雙方的共同努力來詮釋音樂作品。它要求雙方在合作的模式下完成一部音樂作品,這就要求雙方要有相當默契的合作。而這種合作、溝通能力也是很多學生所欠缺的,這也是鋼琴二重奏當下廣泛應用在教學中的主要原因。
一般鋼琴二重奏表現為以下兩種教學形式:一種是通過老師與學生配合演奏來進行教學,另一種是學生與學生配合演奏來教學。在一間有足夠空間的琴房放兩架或多架鋼琴,教師可以對兩名學生進行鋼琴二重奏教學,也可以對多名同學進行重奏教學。近年來,各種四手聯彈音樂會頻繁在各大音樂院校舉辦,無論是參加演出的同學,抑或是觀看演出的同學,表現出的熱情都高于普通的獨奏音樂會。說明這種教學形式,無論是對于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抑或是觀眾的“聽”,都能被欣然接受。鈴木教學法在教學形式上更加突破,甚至經常舉辦十架鋼琴進行演奏的音樂會,使集體學生通過表演增強了樂句感、層次感、力度感及創新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大大超過了以往傳統的獨奏鋼琴教學的效果。
以往傳統的獨奏鋼琴教學即是“一對一”廣式教學,但隨著市場對二重奏人才需求的增加,二重奏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這種教學模式與鋼琴獨奏教學有著共性,同樣也存在著一些獨特的訓練要求,如:淡化自我,加強合作:一首鋼琴二重奏作品演奏的成敗,取決于合作水平的優劣,它是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演奏,它必須淡化自我的表現欲,更加強調個體服從整體的合作觀念;二重奏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象、任務通過調整教學方法與形式等方法進行教學等。鋼琴二重奏的意義在于強化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并且為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合作的平臺。與鋼琴獨奏相對比,二重奏的優勢在于:首先,二重奏更加注重與同奏者之間的合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優劣程度,注重實踐性教學的合理性與重點課程的安排,全面進行練習,注重學生對節奏的掌握和對整部曲子的把握能力與音樂感受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在整體上把握學生相互之間合作的節奏感與力度的輕重、緩急,在訓練學生合作共同曲目的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優勢與劣勢,糾正個體問題并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調動音樂表現力,賦予作品以豐富的表隋,那時就完全體現出合作的藝術美了。
三、鋼琴二重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鋼琴合奏是訓練和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多聲部思維能力、和聲聽辨與分析能力、聲音的協調性及音色控制力等諸多方面技能綜合有效的教學形式。然而,當下鋼琴教學二重奏中存在的弊端還很多,首先,鋼琴二重奏教學中需要大量的教材,由于鋼琴二重奏教材的缺失,沒有一套系統的演奏曲目應用在實踐教學中,在教學安排中存在著教學方法不系統,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技術能力,緊張安排排練曲目,隨著學生鋼琴演奏作品的難度增加,教師安排學生合奏的曲目越來越少,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實踐性。其次,在鋼琴二重奏教材缺失的情況下,作為鋼琴教師應該主動、積極創作改編作品,填補鋼琴二重奏曲目缺失的尷尬局面。另外鋼琴教師應該努力引導學生對鋼琴二重奏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鋼琴二重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學生因為音樂素質的差異,在練習過程中對音樂作品理解的不同,由此拉開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合作上的距離,其中包括情感與演奏之間的隔閡,造成團隊精神的整體躍升受到阻礙,也只有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慢慢地磨合,才能獲得更扎實的演奏效果。
總之,我國鋼琴二重奏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還有待商榷。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進步,人民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對于鋼琴教學領域的關注和重視程度會越來越濃厚。無論教育領域,還是普通民眾,他們的認知程度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精神層面需求與文化生活需求也會隨之提高,這對于鋼琴教學領域市場會大有裨益,鋼琴二重奏教學一定會更加理性和成熟。
作者簡介:孟冬琪,女,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白城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師;胡曉偉,男,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音樂課程與教學論、視唱練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