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鳳君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213-01
在以往的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忽視,學生在課堂的一切活動都被嚴格的限制在教師規定的范圍內,讓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嚴重地束縛了學生自身發展體育。《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我認為自主學習就是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使之不僅學會學習,而且愛學習,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擺正教與學的關系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育課教學中,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擺正教與學的關系,教師的教在于導,導是主線,學生的學是主體,學生的主要活動形式是自學、自練、自評。片面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極為不利,它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逐步地扼殺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成為教師手中的工具,任由教師的擺布。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第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擺正教與學的關系。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實現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只有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才能為自主學習創造必要條件。教師要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展風采,深層次的學習和表現欲才能得到發揮,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例如在教學《持輕物擲準》一課中,我營造了幫農民伯伯收玉米的教學氛圍,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把學生的心境帶到了田野里。學生們在寬松的教學氛圍里,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不但在無形中練系了投準能力,而且還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最后,這節課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極大地挖掘了學生的表現能力,最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這就要求我們一線體育教師把學生看成具有極大潛能的人,及時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在最恰當的時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學《前滾翻》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學們,我們眼前有這么多的體操墊,你們能在體操墊上做出身體滾動的動作嗎?”由于學生在以前學習了身體前后滾動的動作內容,所以學生們都在墊上做出讓身體滾動的動作。看到眼前的情景,我又說:“看誰能在體操墊上完成更多的滾動花樣來?”此語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他們開始試著做其他的滾動動作來。可見孩子們的大腦一旦在課堂上得到解放,他們將釋放巨大的能量,只有給予他們更多地激勵,他們的心靈才能得以放飛,才能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作為體育工作者最大的快樂莫過于看到自培養的學生身體健康,能力出眾。我堅信,只要廣大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放手讓學生大膽的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那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能成為關于思考、敢于創新、敢于創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