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合春
[摘要]音樂課程的教學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新課程理念的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形式,應該是創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制,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標準地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價。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音樂教學評價;評價方法;多元化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小學音樂課程評價的目標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小學音樂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我認為小學音樂課的教學評價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探索:
一、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音樂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即不只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伴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發揮評價的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推動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應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指標,還應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如: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愿望及協調能力,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創編能力,對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理解以及審美情趣的形成等。
二、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多元化
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是不一樣的?!岸鄮装殉咦?,就可能多一批個性發展的學生。”小學音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優秀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是現代教育觀的一個重要方面。針對學生的不同表現可以分層進行恰當的評價。特別對于學困生,我們應盡量地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時常得到成功的喜悅。
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定性述評是一種描述性的質的評價。主要適用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維度難以具體量化的一些內容。定量測評是對不同教學領域內容標準中的水平要求進行的量化評價。如對音樂表現要素認知和掌握程度,對音樂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的分辨,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背唱歌曲及演奏樂曲的數量,識讀樂譜的程度等,皆可作定量測評。采用描述性的定性評語進行述評與采用考核性的能力判定進行測評這兩種方式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為了使評價的各項原則能夠更好得以實現,使評價更加科學、真實、準確并便于實際操作,應盡可能地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其利弊互補。
四、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過去的評價都是老師一手包辦的,既苦了老師,又抹殺了學生對自己學習評價的自主性。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音樂教師在自己掌握正確的激勵性評價觀的同時,要把評價的部分權利“退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是評價的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我評價,能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性得到提高,促進學生自主地發展。同時,學生之間的互評,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督促,相互合作,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培養了對學習的一種責任感以及同學之間的一種合作精神。這種責任感會產生巨大的動力,從中學生學會與人交往。當然,孩子們的評價難免有些不準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尊重別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只要有點滴進步,就要給予真誠的鼓勵,讓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喜悅。
五、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與技能發展變化的評價,可采用觀察、談話、討論、演唱、演奏、編創等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某一階段的音樂學習進行總結、回顧和考核,一般在每學期或學年末進行。中小學音樂課時有限,每位音樂教師又要面對數量眾多的學生,因此,音樂教學要將對學生經常性的形成性評價加以記載,盡可能對所有學生實施日常的形成性評價。我讓學生每人自制一個小卡片,上面分別用各種圖案如:嘴巴、手掌、小鼓等來表示歌唱、樂器等方面的內容,每次音樂課后,由學生自己對一節課的表現用小星星或小紅花做出自評,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的卡片上都記錄了他這一學期音樂上的表現。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這些卡片上的記載,了解這一學期來的表現。學期末,我在對學生做終結性評價時,這些小卡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全面分析和透徹了解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的長處與不足,對學生音樂學習的評價應把平時過程性的評價和某一階段的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精彩的音樂課堂評價,猶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動,令人回味,會喚醒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自信,會點燃學生熱愛音樂的火種,會催生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魅力,欣賞學生自主與互評的精彩,滲透教師的關愛、包容和鼓勵,這樣就能為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使音樂課堂富有生命力,努力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欣賞別人,又會欣賞自己,快樂地、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