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要】目的:探討口腔焦慮影響因素及相關口腔專科因素。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咨詢或治療前的患者為調查對象,分別給予改良牙科焦慮量表(MDAS)來調查。然后收取,保存。處理數據。最后統計分析。結果:口腔焦慮的人數為544人,占總人數的54.4%;主要以焦慮型和高度焦慮型為主;各種口腔焦慮類型間的差異(P<0.05)。年齡P=0.352>0.05;就診次數P=0.548>0.05;性別、文化程度、口腔專科間的差異(P<0.05)。文化程度越高,焦慮比率就越低。女性焦慮比率明顯高于男性。正畸專科、修復專科焦慮比率明顯高于口外專科、口內專科。結論:口腔焦慮的影響因素主要以性別、文化程度及口腔專科因素為主。值得臨床參考。
【關鍵詞】口腔焦慮;影響因素;口腔專科;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354-02
牙科焦慮癥是指患者對牙科診治過程所持有的憂慮、緊張或害怕的心理以及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療的現象[1]。本實驗旨在探討口腔焦慮影響因素,希望有助于臨床減少患者的焦慮。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科接受調查的有效問卷1000份。其中男性456例,女性有544例;年齡在21歲~60歲,平均年齡在(35.4±4.5)歲。 納入標準:凡在我可接受調查的患者。 排除標準:(1)<18歲或>69歲者;(2)不配合及精神病患者;(3)書寫不規范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問卷方法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咨詢或治療前的患者為調查對象,分別給予MDAS評定量表,并指導及監督被調查者完成。然后收取,保存。
1.2.2 MDAS評定標準 根據MDAS評定標準,將所研究的對象分為四級。無焦慮型:<13分;焦慮型:13~14分;高度焦慮型:15~18分;病態焦慮型:≥19分。
1.2.3 數據處理 整理收集起來的資料,按性別分為男、女兩個組;按年齡分為21~30、31~ 40、41~50、51~60四個組;按就診次數分為1次、2次、≥3次分為三組;按文化程度分為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學及以上四組;按口腔專科分為正畸專科、修復專科、口內專科、口外專科四組。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對研究中的性別、年齡、就診次數、文化程度以及口腔專科(口腔正畸專科、口腔修復專科、口內專科、口外專科)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以P<0.05 為有意義。
2 結果
2.1口腔焦慮各型的比較 經統計,口腔焦慮的人數為544人,占總人數的54.4%;主要以焦慮型和高度焦慮型為主。各種口腔焦慮類型間的差異(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見表1)
MDAS分值與性別、年齡、就診次數、文化程度及口腔專科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對象中,年齡P=0.352>0.05;就診次數P=0.548>0.05;故本研究中年齡、就診次數無統計學意義。而性別、文化程度、口腔專科間的差異(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口腔焦慮與性別的關系 口腔焦慮癥患者男性與女性間的差異(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即女性焦慮比率明顯高于男性。(見表3)
2.4 口腔焦慮與文化程度的關系 “大學及以上”與“小學及以下、中學、高中”間的差異(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小學及以下、中學”與“高中”間的差異(P<0.05),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但“小學及以下”與“中學”間的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即文化程度越高,焦慮比率就越低。(見表4)
3 討論
本實驗研究顯示:發生口腔焦慮的人數比率為54.4%;主要以性別、文化程度及口腔專科因素有關。與董巖,邵東升,王亮在《口腔焦慮影響因素及相關口腔專科因素的調查分析》中報告的數據相差無幾[2]。可能原因如下。(1)一般情況下,女性趨于敏感性,對外來事物的認真也趨于感性,故而對于社會的壓力及其對一般事件的承受能力可能也相對低。而男性天生具有攻擊性,更善于處理外界的壓力。這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相似[3]:女性的牙科畏懼程度顯著高于男性。(2)由于牙科一般都是采用手術治療,牙齒與神經關聯很密切,患者對疼痛一般都比較敏感,故而不同口腔專科對患者的影響因素是較大的(如正畸專科、修復專科、口腔外科都是較疼痛的)。(3)不同的文化水平,主要可能是對病情的認知度不一樣,故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表現出的焦慮是不一樣的。(4)可能有些患者本來對手術器械都害怕,或者是痛閾很低,所以害怕而焦慮。等等。
綜上所述:口腔焦慮的影響因素主要以性別、文化程度及口腔專科因素為主。值得臨床參考。
參考文獻:
[1]秦德川,高愛蘭.兒科學畏懼癥的心理、行為特點及防治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4,8(7)
[2]董巖,邵東升,王亮.口腔焦慮影響因素及相關口腔專科因素的調查分析[J].口腔醫學研究, 2012,28(9)
[3湯金玉,金辰怡,鄭劍橋,李辰.誘發牙科焦慮癥相關性因素的探討[J].口腔頜血外科雜志, 2012,22(6)